4 r8 n" T! z. X- e/ R/ ]# s3 W' d6 z/ n8 U# r# y8 V) E( Y' G
2 f" ]! |: L8 x6 N5 L2 B
! v6 f7 k9 u9 n8 B/ B; I 一、创设情境补白
- o% y8 {/ \$ { @8 a+ \, l; n' x
“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补白”能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情境的空白处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 d) q9 Q1 ^* A; l' Q1 w
; t" X' \8 ]7 e" A6 Z6 y0 b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立即去看课文,也没有让学生去空泛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文章描写的这样一组音响,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通过听刚才的音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景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极易被激发。
) f' {2 _2 N& A& m& h, y0 b- a, a7 b6 d
生:我看见小扬科被人们拖到院子里,狠狠地用鞭子抽。
' h& j. B. m, o9 `5 o0 P
: N v f8 ^, J. n6 N* m. s生:我看见小扬科被打得浑身是血,小孩吓得大哭,院子里的狗也跟着乱叫。 / C" P$ {$ i. ?0 z7 I
) D8 _" S3 i, K, B7 G* D生:小扬科好可怜,被打得非常厉害,可是只有小狗为他鸣不平。 + O8 m- O- H# [$ k* m
, A3 R: v1 Q |6 p
……
/ d# E& B' y$ d* Q$ ?+ o8 X
. ^* q3 P5 P/ l4 w$ [4 r此时,无需老师多讲,学生便深深体会到了小扬科的悲惨遭遇,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小扬科的同情。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想象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爱。
8 \7 q: |7 K# J# `& B: X, Z7 V( q; H9 Z8 {4 s! `# A
又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对小红军倔强、机智、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有了一定理解,并深深感动着的时候,为了把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我利用课文中的一处空白,设计了这样一个让学生补白的教学片段。 师:陈赓终于被这位小鬼说服先走,后来发觉上当又返回来,却发现小红军牺牲了。在一走一返这段时间里,课文并没有写小红军,留下了一处空白。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拍摄电影的摄影师,请把你们手中的镜头对准小红军,拍摄到的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陈赓骑上马,小红军看着陈赓远去的身影满足地笑了,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倒在草地上。 生:小红军看着陈赓上马远去,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把你骗走可真不容易。他艰难地向前迈步,可是他又饥又饿,没走两步,就一个跟斗栽倒在草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生:小红军看着陈赓上马远去,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他看了看茫茫的草地,默默地想:看样子我是走不出这草地了,可是只
( t# a6 N f: o) J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得继续朝前走!他开始向前挪动,可是像喝醉了酒似的,突然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 学生听说拍摄电影,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纷纷抢着发言,想象合理、文章版权归文秘家园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富,对小红军宁死不拖累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一补白为学生口头创作提供了机会,既提高了学生理解、想象、口头表达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2 `5 t% e; c: [% L. \9 _- _+ ^ |$ ]
}" n; ~7 z4 E再如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为了理解“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创设一个“庄稼地边的对话”的补白情境:一年后,学生们又相聚在原来的地方。现在你就是哲学家的学生,面对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你想到了什么?会和同学们说些什么?想对去世的哲学家说些什么?学生先是静心思考,之后窃窃私语,继而各抒己见。学生和课文中的弟子一样,浮想联翩,茅塞顿开。通过“补白”,学生进入到一种“文我交融”的情境,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对话热情,在充满个性的对话中生成、升华了体验。 # m& x" u' `. u3 v6 M3 m
0 ~2 g; E# \* ~4 q* W0 E% l
二、有效利用标点
- f! g+ r3 r. G9 ^8 O* d4 D8 H7 g# ^, V+ c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这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省略号,便能促进学生深层对话,以此来体验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
0 d7 W# E5 W$ K6 B' P% o6 r) N. A7 D! L
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自然段结尾部分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由于有之前的教学做铺垫,学生同桌互相练说,情感很投入,气氛也异常热烈。 . ^7 c3 L* I, p. |4 m+ U1 i
; z7 ~* F$ m% |5 e+ U/ \
生:青蛙跳过来,告诉我昨夜吃了好多蚊子。
1 s" L6 Q. `/ q. H4 }' ]
+ R: W( g4 X8 B& k( P% L生:蝴蝶飞过来,告诉我今早的露水晶莹透亮。 ) _) ?1 ?* _: n+ [: d" }
9 u1 P' D! U1 s1 J* _' y生:蜜蜂飞过来,告诉我今早采了好多好多的蜜。 8 i; _" R$ |+ k: N
/ r0 {9 p: @3 ^9 C4 B* p! `……
$ N+ k9 i' `3 s1 N( u& U. F1 \$ i) j# q- A: r1 W9 ?7 F9 K
又如在教学《放风筝》第六自然段“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
+ l* M' b0 ?: N$ x0 o3 ~1 Z' ^: x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让学生想象续说: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除了课文中描写的这几种还有哪些样式的风筝也来参加这风筝盛会呢?照着课文中的样子试说一说。
& v* A; c7 D5 E7 u2 Y" a; e
9 f. W( {* w: Q O生:那洁白的仙鹤,张开双翅,好像在云朵上翩翩起舞,多么高贵迷人! 生:那小巧玲珑的鹦鹉,披着一身翠绿的衣裳,嘴巴一张一合的,好像正热烈欢迎着春姑娘的到来。 生:那活泼可爱的“燕子”,张着它那黑色的剪刀似的尾巴,好像正急急忙忙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风筝”盛会。 $ D" v/ j% p+ B
+ }( |6 }/ ^! R3 V) t5 z…… . l: r8 M* R3 T4 F
* J3 R" K" f6 m& Z5 B+ S$ t4 W! F以上两个案例,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绝伦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印象,增强了语言积累的效果,同时也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 h8 y$ a+ o; g1 v+ _
% _1 Z! O) P% G- Y. W4 N B
三、巧抓关键词语 + L7 D6 w. u9 b$ U
& W3 |; Z1 ~" N6 k2 @7 x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我们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词语补白,引导学生在大胆合理想象中体验课文情感,与作者、文本发生情感共鸣。
0 l& Q0 q8 A/ j/ r) u" ^$ }: j3 i% u
, R5 B2 {. s3 K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个成语叫“饱经风霜”,是用来描写鲁迅救助的那位车夫的。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又是什么样的。学生有的想象说:“这位车夫虽然年纪不过30来岁,但看上去却足有50多岁。又黑又瘦的脸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有的说:“这位车夫高高的颧骨,眼圈深深凹陷下去,眼珠充满血丝。干燥的嘴唇,裂开血口子。”有的说:“这位车夫脸枯瘦蜡黄,像霜打过的茄子。乱蓬蓬的头发像一把无序的稻草,上面蒙着一层灰”…… & q F, O% P: k# U
% z n4 J( L G通过抓关键词语的品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获得语言滋养,还能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 补白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常规教法。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接受,开拓其知识的视野,逐步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当然“补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把握时机,讲究形式,考虑其“度”,最优化地运用,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训练”和“感悟”的比翼双飞。 : M1 c. h$ U3 Q! Q2 r0 H4 q- v4 A4 r! b
2 U; C5 b" g: a4 f3 q- L
/ A, B5 H1 |# a/ M+ Z2 x$ |
# @( A9 @# l" J/ `" ^: I2 }4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