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h7 f' N; ~' l+ s+ ?' T0 C
! u: h7 F. P) i2 @: Y2 t: O3 z9 F6 j9 \; S
分管领导改的稿子的思路比我成熟,但是我感觉他的语言里总透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就拿第一处来说,他写到抓典型、求实效,然后紧接着就一是XXXXX。你不觉得中间缺点什么吗?第二处,他写道:旗级理论中心组我们目前已经邀请了。。。。你不觉得“旗级理论中心组”和“我们”的名词、代词并列排放了吗?他写的连语法都是错的。; B0 F" S4 C/ w! I' E0 ]1 m/ `# r
( u: \) r. G$ D9 g& j4 y/ v3 n, D9 w$ G* z
石子云 :7 ^) A9 z. C Q6 k
5 \% Q9 |; D- c( H6 r& ~/ k {; I) O 这样写都不够精炼。多学习吸取他的优点。不足的,你避免就可以了,不要让批判大过了学习和合作。否则心生抵触,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你的学习进步,更不利于人际关系相处。" @# j7 O( r2 G
4 O! G* ~# I5 o# ~. x' L3 ~* }
! R# _3 i$ z0 ]9 q
行来思往 :
4 y7 _ {/ a. q7 E! ^- Y4 L6 }) O
1 A' G2 X7 ?* ^ L. f5 ]; z2 |5 N# L4 T7 s6 _5 S. D' C# K
新老观点的交峰,很正常。需要一个磨合和适应。多换位思考,取长补短。最好的证明是超越。洋仔,你的文字功底不错,但一段下来,洋洋洒洒千万言,尽量你觉得层次很清晰,但领导是否就立即会意呢?不尽然。一般来说,我们看材料文稿,往往先粗略扫描下标题,认可了才会细看。领导更是如此。三个小标题体现的是概括和提炼,对工作的把握和认识,这也是文秘人员反复修炼的基本功。做文秘的多是为领导立文,更多的是要满足领导的需求。还是那句话,取长补短,固本添翼。
: Q' r$ }6 C9 C1 C0 d# b, k
; [, O* L9 r! F: ~; w* c) K4 G$ v1 l L! K) p
以上内容摘自老秘网第九QQ群文稿评改会诊室 463021595交流记录。* g g2 k2 i7 x. F
' I# P4 b) B1 b# L3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