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D8 f7 v$ Y( e1 f《众秘夜思》第53集
. h+ o% l" Z. e1 W% ?
+ d, f* B# ?4 ] z/ G( K时间:2014年11月17日
0 e+ l* O8 j1 S" @9 j ^# E4 o( g地点:老秘网“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号:366351120)
7 g; r& ^, X* R$ P2 e7 ~主讲:五味子
$ g8 |# R8 O1 x2 q v; [整理:水晶
; ~3 m4 {1 t O具体内容: & Y D! h6 y7 @' T, X+ W, R- S
五味子:文稿修改演播室各位群友好!路上太堵车,刚下班到家不久,让大家久等了!首先几点致歉:一是平时上班材料搞的太累了,所以本人回家一般不再弄电脑,所以没有音频视频,给大家带来了不便;二是时间匆忙,近期工作任务重,准备实在不充分,愧对了大家的一片热情和鼓励,不当之处,敬请琵琶指正。三是下面所讲也不一定很系统。不过,以后有机会希望互相多交流。 : B# O0 V* {4 g# T3 @+ X
老猫:很期待,五味子老师这个大笔杆是如何炼成的? w6 H" c; n4 B( R
五味子: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m; i& l Z* u, \
第一,我对几年来公文工作的感受,供大家参考借鉴。
3 z. ]5 G1 U5 J) g2 o/ b$ s5 Z第二,谈谈标题的拟写。
/ D4 p# s. t3 ? Y/ P第三,谈谈代拟稿的写作,这可能是我今天的重点,打字跟不上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1 `3 n5 {( p g u首先,我讲第一个方面,初到机关单位,如果不是公文专业出身,一般是不会写公文的,记得我当初写第一篇公文,自己认为写的很好,但领导看了都是否定,为什么?一直说我是在写散文,后来,我认真总结,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对公文规范完全不知;二是没有把握领导意图;第三,对业务不太熟悉。尽管我是学中文出身,但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公文,我还是门外汉,怎么办呢?我就找了单位公认的笔杆子的公文来学习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在本系统基本得到了认可。总结其中经验,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公文?把握领导要求;钻研工作业务;熟练运用常用文体;锤炼文字功底。 7 Y9 U5 y; R8 h
110号同学阿力:我们好多人是半路出家。
% T( Y2 M6 P7 Z5 \, q思维睿智:咋得和我刚进社区写社保工作计划一样。 / \; T% g8 h+ x0 z. }- s
110号同学阿力:具有共性。
$ g+ z" n: W" x0 y6 u; |$ m127号同学山猫:很高。 3 l A" Z( {' E
思维睿智:干货,我也是这样研究。 ) P5 |& j$ i& ?. B7 A1 h
五味子:如何把握领导意图呢?把握领导要求:阅读、跟会、讨论记录、问卷、研究 。阅读,比如说,我们新任市委书记来调研,之前,我首先研究了他在其他任上的文章风格,这只是读的一个方面。跟会,凡是领导参加的会议,我一般都跟着去,时时注意捕捉领导的意图。后面四个词,都是研究领导意图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机关写公文,不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按领导意图写,领导满意了,才是真的成功。 3 B+ I% x3 |/ f/ {9 p3 O( z% h5 R
楚汉争霸:还有个,就是整理领导讲话稿,这个是把思路向领导靠近的一种方法,也是熟悉领导风格的方法,同时,通过把领导讲话由语言整理成文字,也能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 s! N3 T1 `2 F( R五味子:第二个方面,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公文?钻研工作业务 :读行史、明行规、懂行技、知行困,思行景,说行话。就拿我们行业来说,我当时新来乍到,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本行业发展的历史,相关的法规,行业的一些专业知识,目前的一些问题,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还有一些行业的术语等等,这样,写起文章来,心中也如有“汩汩泉源,不择地而出(苏东坡),才不说外行话。
1 v; L' w# {% P7 l' J# v9 y思维睿智:你没把领导的意图顺着你的思路吗?
2 n5 y( W& _) V$ |0 J, K, C五味子@思维睿智:真正到领导信任你“笔头”的功底的时候,基本是“牵”着领导在走的,我当初的领导,到后期,只要材料我看过的,他基本放行的,而一开始是不放心的,所以,这有个熟悉和提高的过程。 $ J$ T& ?4 E2 U! `4 _9 I8 a# f5 B
思维睿智:高手,听你的讲解,有点又回社区的感觉,呵呵。 5 m3 k2 v( `; L2 u! }
五味子:第三个方面,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公文?掌握文体规范,熟练运用常用文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针对性、操作性、简约性。 0 a2 l) R: s$ q5 H' ?# c
110号同学阿力:老师全面、系统整理,说的全是实用干货。
A; E' J9 [8 Y( C+ |, F5 a2 U五味子:公文的文种有很多,但常见常用的也就几种,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口上。个人以为,在日常写作中,用心把代拟稿、动态、实施方案等熟练掌握好,基本就可以靠“文字”混口饭吃了。但这里有“三个性”的问题,针对性,操作性和简约性。比如,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体会,我是突然接到这个任务的,本来应该是人事部门写,但我基本的套路是明白的,这种学习体会的文章,一般属于“虚”一点的,但不能全是虚,最好应该是“虚实结合”,
' K2 s1 D( L+ R- T: c# e/ [5 c下面我粘贴一些内容: ) n) m w% D1 ]9 r& m
“因此,在会议三天后,我们即召开全系统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心组学习会,全面部署全会精神学习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认清形势,把握未来;就是为了找准方向,争取主动;就是为了转变观念,科学管理;就是为了稳中求进,快中求好,努力开创我老秘网市城管工作的新局面。”
" J! C% d9 A1 N8 l9 J* Q——这里是虚一点的,由当前的重大政治活动切入,但开头也不能太“平常”, 所以,我适当“描摹”了些,加了点“彩”。 * | d9 U6 t) o5 ]. Y! @
“会后,希望各单位迅速布置,把学习贯彻好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近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 x9 `. g7 \* f* [
一、深入认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目的意义,在城管工作中要大力构筑崇法尊法的法治信仰。 B$ T( h. p) p1 J- }8 x
二、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本质内涵,在城管工作中要努力树立知法用法的法治思维。 8 d; l, U$ P8 l2 S' v! L
三、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的法治蓝图,在城管工作中要全力强化依法管理的法治自觉。”
$ b+ x E, k1 b! L) |——第一、第二部分,主要是“虚”,我重点说第三部分,也就是“虚实结合”的“实”,这是学习心得体会类文章要的“干货”。 H$ J3 @; V( q: I& V
(一)要树立依法管理城市意识
8 H1 r, d. s! b# B, l6 i* Q" G(二)要抓好重点城管法规建设 ) z# w: u2 f) x9 ~5 D4 ]( H# R
(三)要健全城管权力清单制度 3 z* T1 ^* |: L0 B
(四)要建立城管科学决策机制
j5 |6 Q* K- ?3 t(五)要严格遵守作风纪律要求 + s$ l3 A' X T z' H) l& Z
(六)要营造城管工作法治氛围 1 k7 t" ?9 t7 \! J9 V( X r
所以,政治学习类的体会文章,学习不是目的,贯彻才是目的,如何贯彻?就必须把虚和实结合起来,结合的越有针对性,越有高度,就越成功。 0 N! T0 M9 v. x2 Y3 H0 n
最后再回到虚上来。
# p7 y8 k4 q: w8 y% f; Q文章的结尾是:“同志们,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将会有一系列事关法制实施和创新的重大举措出台,省市两级政府都会就新时期的法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作为一个受政府委托、承担相关法制实施的工作部门,切实做好法治工作的建设、实施、宣贯工作,我们责无旁贷;自觉做一个认真学法、深入知法、严格执法、永远守法、积极普法的合格公民,我们义不容辞。请各位同志会议以后,在切实抓好自身学习的东西,要抓紧部署落实,在全体员工中迅速掀起一股学习全会精神、提高法治意识的热潮,合力书写我老秘网市城管工作法治强管的新篇章。” / ]# j6 G$ {, ?) T: s( j
——所以,这类文章的关键,我认为是把握好“虚实结合”,具体说来:讲述学习的“虚”要有高度,指导工作的“实”要有精度。
% f8 r9 H, S, |+ X, `思维睿智:深度高度的整合性思维。精有精的神,专有业的实。
: Z( | Z+ p) ~127号同学山猫:精度是何意?
0 a. {8 }+ Y W6 v: k/ s3 x; |老猫:精准地围绕法治来部署,精确地围绕本职工作来指导。
, u& ]; E( C4 u113号同学虎牢关:针对性强,准确可操作。 % M$ R- a$ ~. }# E
五味子@127号同学山猫:这里的精度,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实”的部分,也就是用理论“指导”的工作是有的放矢,一方面确实和前面的理论学习关联的上,不是放空炮;二是确实是针对当前的工作,看的很准;第三,确实是领导高度关注,想说的话。
3 w) i7 H- z6 l+ [0 v _127号同学山猫:明白了。 0 R! C1 q4 O4 z: T ^: c2 V$ ?) J: T
110号同学阿力:高度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实功又如何来做呢?
4 b Y5 n& e3 f$ Y3 d7 V+ a6 N8 p n五味子@110号同学阿力:就上面文章而言,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高度的体现:一是对会议召开背景的准确把握;二是对会议精神的准确理解和高度概括;三是对“政治”和现实工作关联度的洞察力。至于“实功”,就是要对当前的实际工作“心中有数”。 F3 K6 a; F+ Y
思维睿智:这不是一天就炼成的,呵呵。 c1 x* I* p( p+ u4 h1 y4 F b
老猫:也干部职工要知道的,城管系统在依法治国中能做什么,该怎么做。 ; K) j) f% z# Z" j& I
五味子@老猫:很对,能说出要点,还有怎么做,都看的很准。
+ W- P& I, y) A110号同学阿力:老师回答的很精准,谢谢! 5 {% c* i7 _6 U& s' _+ R( l8 e
五味子:下面我讲个人经验体会,写好公文的第四个方面,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公文?锤炼文字功底,语言:丰富(在于积累);修辞:生动(在于经验);逻辑:严密(在于训练)。这一点实在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没有文字功底,一切都无从谈起,那文字功底如何来? . |& `( b0 k, j
127号同学山猫:写。
/ ]" c1 r0 K# e" l81号学员魂葬:每天写。 * U+ s" P% D; r0 A( ~2 q4 d
110号同学阿力:应该是靠积累吧!不断的学习、实践。
3 ]) n O. F. I113号同学虎牢关:读写思练。
" X! B; n5 `! E" Y$ b* T五味子:和大家谈一谈我的感受,总体感受是:公文较其他类型写作,看似简单有套路可循,但高度概括的功底来自于积累,我呢?自以为比较杂,什么书都看。就文字工作者来说,我的体会是:一、我每天人民日报是必看的,我真切体会是,看这个对我们写公文真的是受益匪浅。
1 `" s( @; s' e& V# F0 m2 }81号学员魂葬:怎么有效积累呢? 2 V3 H9 {$ f8 c3 r
110号同学阿力:博览群书啊!泛读精读。 ' Y2 v; B+ B, j2 q. a5 @
五味子@81号学员魂葬:说的大一点,多读多看。 8 y' e5 Z9 i) ^
81号学员魂葬:小说可以多读吗? + T1 i8 R: x8 Z$ s: A- p
110号同学阿力: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读些好书才会有作用,看哪些是比较好的书呢?
, A/ p! J& X" v" ]9 k+ I6 G127号同学山猫:人民日报? ) U x' s; W4 f; r7 B
113号同学虎牢关:人民日报读完,一上午过去了。但是积累没捷径。 ) C& O; ?' R: j" \$ e
老猫@113号同学虎牢关:第一遍读报,从对标题的快速浏览中,筛选出引人关注和需要留意的文章,放在一边。第二遍读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要从头至尾地读下来。有的可能读到一半或开头就放过了,这都很正常,因为它也许不是我们中意的。第三遍读报,好的文章剪下来,要分门别类汇集成剪报长期保存下来,随时翻检,常读常用,真正把剪报作为学习的园地、知识的宝库。久而久之,就会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更多地体会到读报的乐趣。
( m$ p% P+ F/ I0 k7 P: Q$ H113号同学虎牢关@老猫:谢谢。
1 N3 h1 ?" Y& _: V' t, F3 O思维睿智:自己实用才行。 2 z! A* h% Y; K& _8 i3 g9 P
五味子:我也正要说这个。
$ U, [. k, h$ M a五味子:“小说可以多读吗?”
9 _, Y7 t. x# v2 k# ]——我很赞成。我文学杂志定的很多,限于时间,我一般看短小的,如小小说选刊、散文等。时间久了,对锤炼语言功夫,很有好处,这个积累是有过程的,急不来的。有了多读,自然还有多写。我们也不能仅限于写公文,散文,小说也可以尝试,如果文学的东西经常写了,你再来写公文,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N# B$ N; n( N3 V思维睿智:微型,实话实说,上学时已写过这玩意。 ' z3 ^& D9 o6 S2 q" m% G* u
120号同学弓长张:半月谈也不错。
* W. V+ R+ a/ |113号同学虎牢关:散文不错,老师,这个过程您用了好久,才有点感觉。
; T2 n+ w B3 c9 U( c137号学员0℃ :推荐一个好的网站。
- _% W$ Q! r: O9 Y; @1 M81号学员魂葬:不会十年才有小成吧。
( R. S# x5 ]3 y% @127号同学山猫:五味子老师,这过程用了几年?
1 b" M3 E5 J* Z, U* k五味子@127号同学山猫:这个是每个讲写作的人,都会这么说,但也都离不开“过程”二字,还有“修辞”,对于公文很重要。现在改文风,讲究用百姓话写百姓事。比如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架起连心桥”等等,这类通俗的比喻要用好,语言不要太生僻,至于逻辑,我今天下午改的一篇文章忘记带回来了,那篇文章看似不错,但前一句和后一句的逻辑关联实际是有问题的。 / h) _3 G1 T- F& o. _9 j
133号学员眯眯虫:嗯,积累需要过程。
1 Y2 @9 e- G7 i+ Q% W8 Y* n127号同学山猫:过程是必须的,但我觉得应该思考,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呢?各位老师朋友们,有何高见。 1 y* V! U( j, I- s/ f# W; p. ]; Q
思维睿智:资料是基础,分析是门道,领悟是核心,实战是本事,呵呵。
& k- U5 X, E2 C6 K+ R; R81号学员魂葬 :生僻了不是才显得出我们文采好么?
4 ?( i8 ?7 r3 V. o9 j2 R! P/ z五味子@81号学员魂葬:我觉得现在的学术论文有这种倾向。
1 t6 W3 `6 Y; v/ S+ A) k$ G/ J127号同学山猫:我就是写学术论文出身的,完全同意。 . z# \: H" P8 a" |& u
五味子:哈哈,遇到了知音。 2 a; Q1 ?4 M& R
127号同学山猫:呵呵,两个体系,目的不一样。
' L9 o1 d/ @/ f( d五味子:上面所讲每一个都是大的话题,有很多东西要讲,限于时间关系,我讲今天第二大方面:谈谈标题,公文标题拟写的艺术:语言要惹眼、结构要新巧、概括要精准、立意要高远、格调要朴实。
. O' R- M, M+ y- i1 k 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