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田智良古风:《咏石门寺》

[复制链接]
无限江山 发表于 2014-8-5 11: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咏石门寺》
9 S+ c2 Y5 |9 m- ~5 i2 t. p背靠大珠山,) e: s9 q; @2 W" }
门前流玉泉。0 h# }7 ?8 P8 r6 c
放生池水清,
: F! ~0 }* C- m: L) Q3 _' V9 R伽蓝梵音宣。; ?# }7 e. l1 n  _; {" r
殿堂蕴禅境,) U* \, W4 Q7 X: d4 L0 ~3 }
塔林静庄严。% E8 I! j  ^; ]% a8 O
寺僧具威仪,
- B* M' T- x; D5 m8 t清净法相端。2 P: g7 V+ p% A3 t$ p. x
斋堂食素斋,, E6 @/ p: G0 c
养生并延年。
6 u3 Z6 v, J/ t$ U人间美仙境,' q  F+ x7 o  w) T0 b
闲步性超然。
* p; A2 ^0 K! r& J8 ~竹林夏日凉,( n9 L- p1 W' R& E. N, M
自在合妙禅。
$ D2 ?7 D& o- P8 E$ n8 U3 B此诗作于二零一四年八月五日。田智良撰于菩提精舍。: @  J7 ~; |* i+ v. p7 }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绿野寻踪 发表于 2014-8-5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说起诗中的颜色,我首先想到的是北宋诗人潘阆和他的一首小诗《九华山》。此诗只有四句,其中“最是雨后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一联堪称设色的经典。一个“泼”字,不仅突出了两种颜色瞬间叠合后产生的巨大裂变,也使静态的颜色有了夺人眼球的动感,增强了人对色彩的感觉。
- h. ^, t3 T7 E   在自然颜色中,红色最鲜艳,视觉效果也最突出。像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千古流传,与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这种鲜艳的色调不无关系。
- }9 @: [- c7 j1 B  R5 \0 I   平心而论,宋代诗人苏舜卿好诗不多,但“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和“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两句却深得我心,因为这也是作客他乡的我梦里常有的颜色。鲈鱼纯白、柑橘金黄,一闭眼,满目都是家乡的丰饶。! f0 `5 \. i( F1 L
  论设色,山水诗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高手,“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俱是不朽的名联。但我觉得杜甫的《秋兴》也有绝色呈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玉露凋伤的枫树是一抹让人怦然心动的殷红;而丛菊催下的泪水里,也一定漫漶着家乡让人眷恋的秋色。

点评

感恩绿野仙踪朋友对我作品《咏石门寺》之雅评。真乃吾之知音也。感激不尽您对我之厚爱。知遇之厚恩无以回报。稽首拜谢您。合掌礼敬您。顺颂夏祺!祝友谊永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5 16:38
感恩绿野仙踪朋友对我作品《咏石门寺》之雅评。真乃吾之知音也。感激不尽您对我之厚爱。知遇之厚恩无以回报。稽首拜谢您。合掌礼敬您。顺颂夏祺!祝友谊永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5 16:37
 
无限江山 发表于 2014-8-5 16: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绿野寻踪 发表于 2014-8-5 13:212 ?8 o5 a4 v( z* Q
说起诗中的颜色,我首先想到的是北宋诗人潘阆和他的一首小诗《九华山》。此诗只有四句,其中“最是雨后江 ...

8 m3 v/ d0 O4 P. ^8 u感恩绿野仙踪朋友对我作品《咏石门寺》之雅评。真乃吾之知音也。感激不尽您对我之厚爱。知遇之厚恩无以回报。稽首拜谢您。合掌礼敬您。顺颂夏祺!祝友谊永存!
 
 楼主| 无限江山 发表于 2014-8-5 16: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绿野寻踪 发表于 2014-8-5 13:21
! M/ r$ ]( W& q: a$ ~( ]5 e说起诗中的颜色,我首先想到的是北宋诗人潘阆和他的一首小诗《九华山》。此诗只有四句,其中“最是雨后江 ...

) t) T9 C4 w3 _( j/ Z1 O感恩绿野仙踪朋友对我作品《咏石门寺》之雅评。真乃吾之知音也。感激不尽您对我之厚爱。知遇之厚恩无以回报。稽首拜谢您。合掌礼敬您。顺颂夏祺!祝友谊永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3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