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问题,历来是公文写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一,拟草公文要获得审查通过,首先要有高度。其二,写出来的文章有没有高度,很能反映作者功力深浅。其三,“高度不够”是公文写作最常见障碍之一,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制服这只拦路虎。正确认识和有效掌控“高度”这一写作现象对于公文写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试就什么是公文高度以及怎样实现公文高度,谈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3 [7 T# ^2 L& H, H7 `
4 R" L/ b2 F( Q M% a, Y, S% V7 |
7 ^& Q% v' e0 t. @7 V( V4 H4 _9 R* K; q1 N" A7 b* P' s$ C( f
一、从“高度”概念说起 4 p! q) o9 X/ c+ \& y8 y' u2 N: @
+ p! n- O: N2 x$ L% {, { { e6 c% W. m$ H V3 F# `/ W M
J: `5 b6 c/ }/ {“高度”之说,常见于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除了物理意义以外,也多见抽象意义。比如,我们常说“xx同志的讲话很有高度”;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方强调“要从中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度来认识中美经贸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等等,都使用了高度这个字眼。当然,对于公文写作人员遇到更多的是,领导说“这篇稿子高度不够,拿回去调整一下”。什么是“高度”呢? / f' J: o; R3 y# g6 s, J
& e: Y6 `" g# B- l$ V- L
( J$ _8 R# G; t/ g* n) C
5 B9 \! _" D- v; O5 [“高度”,首先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按词典解释),比如楼房的底层到楼上第3层有8米的高度。这里且称之为高度的狭义理解。其次,高度也指人们赋予事物的某种特定的抽象意义,比如,我们常说某人的讲话很有“高度”,实际上是指该讲话思想性较高——或是看问题比较全面,或是分析问题比较透彻,或是考虑问题着眼长远,等等。
3 K8 z1 A1 f/ J Y6 I% |. T
l; z# f2 A" j& ]1 P' c
3 a5 J3 B. e6 ?; y( L) b2 l ' C% e9 W$ h9 H5 q
" M# |. t% P0 C$ t3 A7 g' w( s! \7 c* |" c
这里且称之为高度的广义理解。如果要为这种广义理解组织一句话来描述,不妨这样写:高度,是指在一组不同层次且有序排列的相关量中从较低层次量到较高层次量之间的距离。比如,一个人从未上学,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研究生、博士生,各个阶段的5种学历是一组由低到高、有序排列的相关量,每种学历相对于未上学,存在一定的学历水平的高度;任意两种学历之间也存在相对高度;每经过一个阶段,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学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j. I* d+ S/ a# E' u( ^) a9 A% ~6 ]- S
0 A2 x* d$ M- x4 m* t& ?$ Y7 \' X
深入分析高度的广义理解,可大致看出以下性质:
& l$ S7 B8 T# N
! w& ^8 ^: L( Y2 o: g+ B& K
+ N; J; }/ U6 L8 h9 q6 ~
5 y/ }& f: T+ b2 A' h% V1.思想性。高度广义理解的相关量,通常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密切相关:或是一种相对统一的见解,或是一种人为的定义等。比如中学、大学等学历,是人们对学习经历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层次阶段的统一标识和规定。高度的思想性启示我们,高度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 ! t' p6 S; f" n$ V# W& @0 o0 q
) k- c8 k3 a# R( _7 |$ c# B 2 v Y+ u1 h7 w& g/ U" U
2 X9 X& {8 _) _" ~7 R
2.相关性。高度广义理解的各相关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联系。比如战略与战术之间,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喻指决定全局的策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指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两个概念都是战争的方法,只是侧重点不同,所以战略与战术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高度的相关性表明,只有在相关量之间才能进行孰高孰低的比较。
* r; z4 |; i) O" y# q% }( B7 h' }& M4 Q T0 m% a
! D8 A" f' f2 u& ?! w% p- f
. ~5 s6 Y( z. C+ [& l8 q
3.规律性。高度广义理解中各相关量之间位置或层次排列,依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则进行排列。比如对以下相关量人们通常认为:战略与战术,战略为上;全局与局部,全局为大;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居上层;理论与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小学、中学、大学相比,大学为高,等等。高度的规律性告诉我们,要确定何者为高,须遵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 7 k0 u- [1 b: s
1 U; A: s, r3 l4 H
) O( t9 N- [4 a& u e6 Y5 ^& y2 K( { ]
4.丰富性。高度广义理解的相关量,大量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之中,非常丰富,没有限止。比如,高度有时表现为用战略眼光审视战术问题——战略高度;有时表现为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高度;有时表现为用“大道理管小道理”——政治高度;有时还表现为概括与抽象、浓缩与提炼、归纳与总结——理性高度;有时表现为上下级在思想或步调上保持一致——组织高度,等等。高度的丰富性表明,高度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限于公文写作等某个领域。
* G( c5 f0 S/ C; E
5 K6 ~8 Q- |; F: G& N* y
" g- L( G- K( ]1 J1 r. R, ~2 _% J" A( q8 X4 g8 X$ v* J9 N
5.相对性。高度是相关量之间的距离,参照量不同,显示的高度也不同。高度可以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不存在绝对的高度。相对性回答了高度的“比较”问题:不同人(文章),对同一个问题,认识相同或不同,就显示高度的一致或差异性;而同一人(或文章),对不同问题,认识高度也可能不一样,即双重标准――如对甲问题站在全局高度看待,却对乙问题站在局部看待;今天能够站在全局高度看问题,明天又回到局部立场看问题。 & a, |3 v, p* S1 J
4 L1 [# L0 a' H3 G1 x: C4 c
3 w2 E8 _* ~3 g, j+ z3 o9 L
5 t9 V2 c( }4 K& L! A2 P( ^为通俗说明高度概念的理解,下面借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个话题,作举例讨论(以非理论专业工作者身份)。
& n4 x! {3 d# ^6 @' E5 ?$ _' P$ F9 ~ [: M3 f* |" s
4 z' D$ A- e3 W9 B) G( v
: U, s4 E7 _0 h& Q案例:从不同高度认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 [. I/ e0 I3 D: V+ J
# ] n0 W( [2 M& b3 o( ]0 T; u! K
# ?8 e* J2 U R. M$ K& c
& X6 y, @2 O" M- e$ x1 E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讨论中,某单位党员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重大意义的认识,高度不一:有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就要保持先进性;有的认为,时代在发展,任何事物如果不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就有可能被淘汰,政党也一样;还有的认为,先进性是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执政资格……。
) H) h! ^' o5 t8 Q0 H5 D% L0 d- V
7 e/ f9 H9 w9 A6 c# B: p/ ]& `4 p
z8 ?0 k* R2 ^8 h# n h8 ~
. n3 B% o: v* E1 @: h- ~
% P! I7 R+ h+ L# M4 _4 c; x/ w/ T! j3 _0 ] D( l8 P. F( v) O
每一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都是基于事物的一个侧面来认识,但对于当前实际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深入讨论,大家认识该问题的高度也在不断上升。最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的新要求,这就表明,党能不能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影响和决定着党能不能完成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应该说,从这个高度认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对于统一和提高全党的认识,是非常必要、非常到位的。
7 t6 ~9 F2 F4 f& J+ F1 ?
9 ]2 E* Q1 \8 p
" P: |$ H. z% ~. T
( e6 ?# P6 k6 Q, P3 n' W5 U二、公文高度的三个方面 & p: C* D2 q; g! P
l Z! w6 V! l1 i4 O# V! F% p
5 ]3 a7 F4 S- U
. J. H+ D4 D! i3 d) J具体到公文写作,“高度”又该作何理解呢?本文从三个维度考察,归纳出三个方面: ! `! w5 Y r- \; n$ f( g' z
/ }+ R; z- Q# L; `4 d1 R; y% H5 ]4 m
7 u( W/ \! { p& q) m$ N6 J8 b
7 K2 m! V9 b2 v( W
首先,公文高度是指公文的“思想高度”,即公文思想性达到的深刻程度,具体是指公文主题(立意)的正确性和深刻性超出一般水平。公文主题的正确和深刻性,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符合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就是古人所讲的文章立意“志高、识深、意远”。
1 A$ B$ O K+ E4 m6 t, E( [
2 U2 O- X( B# D- Z4 a6 K
% ]! n" {' w+ Q: h7 } 8 x: d) |# Q o5 U F, y* J
% {9 ~& X. p, F2 B. t- X5 q3 h; a8 c: m% R
例如:丰子恺先生的一则短文《散沙与内袋》,其思想性超出一般而显示出高度。文章从“沙是最不可收拾的东西”;“但倘用袋装沙,沙就能显示出伟大的能力来”的独到考虑,感悟出“中国四万万人,曾经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大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从再常见不过的散沙,联想和论证到中华民族团结的大问题,给人以鼓舞和启迪,思想极其深刻。
& {3 k' z8 o+ `& b# b
5 d( _) t2 b* I* v9 o7 ? / v/ K* ~- ^& o7 r+ |2 i
. a* T/ X# I& r! `
其次,高度也指公文的“艺术高度”,即公文写作技法达到的精美程度,具体指通过文章材料选取、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带来的审美情趣超出一般水平。公文写作虽不似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艺术性,但在相对固定的写作规范下也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技巧,尤其是文章与文章之间也有着艺术性强弱高低的区别,好的公文给人以美的享受。 4 F3 l% U5 p7 v( _
+ y) B) H( J5 q+ l* [& W) Q
7 a" k H- U( ~( x3 q
3 _$ g8 D2 E! K
% k, O/ T$ S7 |( v* o( p E# m/ O$ n& F
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除了思想十分高远以外,整篇报告的写作也极其精美。又如在反台独斗争中中央强调“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通俗说法就是做好战争准备的意思,但通过语言的提炼,把“战争”概括为“军事斗争”,充分表明“战争只是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应该说在语言运用上是很有高度的。 \# Q- ~3 Z% k! ]1 k
# f# k% W& |) k+ `% \
z) Q1 W1 Q; U" Q+ } q3 u: ?
9 t$ I: M1 I/ L- N; e第三,高度也指公文的“领导高度”,即公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达到领导应有水平,具体指公文写作尊重领导工作规律,在贴近和符合领导特征方面超出一般水平。公文的法定作者是领导机关,公文代表领导机关说话,反映领导机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领导机关的水平,因此,公文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达到与领导机关水平相称的程度。达到和保持了这种相称性,文章就是有高度;否则就是没有高度。 - k2 ~& w/ Z' `9 O5 b5 A l6 \& N
+ N' R) M/ t7 ^* i0 b. n
8 s0 i) q8 I3 t. X& W
O* ?& N" D# d9 O
$ Y' k% Z- l6 R1 z( \ J: \
) ~8 Q- q8 ^$ J& s% Q& P: {比如,通常领导人员特质鲜明――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言语上一针见血,要言不烦;品行上平易近人、敦厚朴实……如果公文写作能够体现这些特质,就是有高度的表现;倘若起草领导文稿,思想观念落后、观点模糊不清,文章拖沓琐碎,文风浮华做作,口气狂妄自大,文风高高在上,等等,就不符合领导的特征,文章自然也就没有高度可言。
4 J- \* B# \ _% z) I- A) K! p& e2 x2 t) C5 b
( [- g% `1 _# X6 y6 S+ B; x. H& l6 _6 |6 c6 w4 P* {
三、公文高度的重要性
z: X6 p5 o0 I/ L% s
) S/ X8 n) D3 W. \( x! d0 t3 L: l3 @1 C ) I" f* L' k9 Q1 x& w- N% Y
, f: F7 M4 m( K6 p R e
高度是公文写作的首要问题。 ' k9 R' w% V! G& T* R0 Y2 ^4 R
9 a( }1 |$ K# w5 N# [ 3 W. R; J/ f' z
6 o1 [* }# V/ Q5 R1 V/ D首先,从公文思想性来说,高度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没有高度的文章可能“一文不值”。因为文章终究是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工作的。如果文章的高度不够――或观点不够正确,或思想不那么深刻,就不可能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正确指导,甚至误事、误人。 1 h9 ]7 a3 T. p* {( A
, }& ^+ w$ ] z9 m' @: _ * j4 f- D7 j- V
8 e t C1 V, e其次,从公文艺术性来讲,高度是领导机关人员能力素质的体现,没有高度的文章有损于领导机关人员的公众形象。假如一篇讲稿,观点和内容都正确,但在材料安排上出现重复、颠倒或层次不清等现象,一经使用,必然会给听众留下罗嗦和条理不清的印象,既有损于公文的严肃性,也会让人怀疑领导人员个人素质能力。
, T* ]6 w$ S3 p" C: y4 E( G+ W/ N! [! ^
& P( b4 \! T' L4 `1 U
0 L5 n( B/ ~ w5 O0 `( f: J* x
$ G; @9 U( R; M0 F8 L: k: n第三,从公文代拟性来说,高度是拟草公文获得合格验收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度的文章一般不能通过审查。因为公文是替领导机关说话,必须量身定制,具有高度的合身性和合身的高度。如果所拟公文达不到领导高度,说出的话不是领导机关该说或想说的,自然不能满足法定作者的要求。
. T2 \2 X$ n5 \1 \# ^- X, w/ N+ p- f. n
g$ }/ h# v: E- u1 B/ n. h3 _3 k( g/ e
四、公文高度的获取 : P3 u' E! F% n8 j
& B1 | O0 J+ `5 F4 P
1 _/ `: g* e' K3 t8 B- E, N( c) B7 U$ q# |0 G- A5 ~
公文高度的获取,是指公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从接受一项命题,到最终完成任务,实现了必要的高度。这是文字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高度的获取并非总是现成的,而是必须面对不同的写作任务和各异的材料内容,通过系统思考和精心找寻来获得的。下面依然从公文的思想高度、艺术高度和领导高度三个方面,分别归纳总结公文高度的获取途径。 7 ~$ E# W: H' Y7 U& |* Y0 w) Y
/ T$ ?% r5 i, }8 b) v7 ` 2 d, Q1 [$ E- Y4 n9 G0 K
}8 T- y: S& y- u(一)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中获取公文“思想高度” . ?) v9 {: f1 o% `# F H
; G0 ]+ [' h9 |8 S& U K
0 Y+ \; z2 a. T
; W& A7 f* I3 l# p( {思想高度即公文主题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来自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事物观察得精细,思考得深入,搞清楚事物本质及各种关系,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形成过人或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公文主题深刻而正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谈不上思想高度的。 ( I5 p; } s4 m" c
/ u( [, E' h; g/ W, u7 j& Q
: h8 S) x6 Y8 W" d' a. n \: c
& t6 d' }; [5 `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要正确反映就必须对它全面观察、深刻认识――从正反、纵横、时空、彼此等多种角度去分析、比较和研究,善于抓住关键点,将问题想深、想透;从高处、大处、远处、深处来审视和考察,从而使认识尽可能客观。 * c) X' d( P9 Y
; w! u% m, H- O' h
& @7 [! R ^! g. @& C 4 Z8 {6 Z3 T) r$ L" `8 N3 b/ q& B
2 U! f" s4 M2 ~( d$ b( S1 D. g- s- I l2 j! O
例如,当前国内各互联网站加强扫黄工作,对于这一项工作,总体上人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即扫黄好;但具体到各网站主办方,却有多种不同态度和想法:有的担心,限制网友自由发帖子,这样是否有违网络的自由开放精神;有的认为,既然国家有政策发了文件,网站不执行也不现实;还有的认为,任何企业包括网站搞经营,都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等等。但是,如果对这个问题从更大处、更远处着想,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即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网络黄灾”背离精神文明,决非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扫除,这样的认识才算比较正确到位,才有利于统一各种不同认识。所以,只有全面认识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也才有深刻性。
+ Q7 s* \! u" z& y9 y
- [8 V% U. d+ ^6 a- H" z 8 A. R/ ^% e8 C2 I6 i
# J, `1 B9 W% J7 \
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较高的认识水平,需要掌握锐利的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各级领导机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源之所在,也是思想高度的渊源所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掌握其基本原理,也就能不断增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对公文思想高度的把持能力。
" V* ~' j: R! r! v1 p }6 d: G4 k" p
7 u; A# y% s( E% N% X# b- B* O3 ]2 v) \; h7 z; O
(二)从对“庄重大气”的写作追求中获取公文“艺术高度” s, S4 z' p% h K. X
# U/ R8 d' q8 F. w2 o; F/ g' {/ W( j5 Y
+ A% Y, _( D( f1 y2 g% p9 O: W1 G
% i j) W- C, M: I% L6 @
庄重大气,是公文写作的一种审美感受;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写作技巧,通过材料的精挑细选,结构的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和语言的准确、简明、平易、得体等综合获得的一种写作效果;是相对较高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庄重大气非常符合领导机关性格特质要求――领导机关的使命、职责和能力等决定了领导机关具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比如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严谨,对事实的把握准确而周密,对工作的态度严肃而认真,等等;这种性格特质反映到公文写作的审美把握上,也要求公文富有庄重、大气的特征――所以,公文写作只要把握了庄重大气审美特征,就既能充分反映领导机关性格特质,也能使公文写作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任何轻率、小气,既不符合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也不符合领导机关的性格特质,没有高度可言,是提升艺术高度之大忌。 0 G: u$ ?& p, N0 |/ _* }
0 q) a* ?& n n9 D2 u
4 G p% x! T! B# g
6 d8 E5 E- D# ~( ] D/ l要实现公文庄重、大气,除了在思想上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外,关键要熟练运用公文写作的基本技法,做到在主旨确立、谋篇布局、形式表达和语言运用上得心应手,兼顾协调,老练畅达,富有美感。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 y- Z% B5 e J, x) T' H$ L
5 d0 ~3 p# r3 S/ t. b2 n- [# G: L
$ V, s5 e3 \! `& U+ G2 M$ H7 ^& @- U
第一,材料选取必须真实可靠。材料精准可*是公文权威性的生命,故力戒虚妄。公文中一旦出现虚假事实,就无庄重可言。因此对公文应用的基本事实和数据,一定要调查核实清楚,否则宁可不用。
7 b; k& K1 h% ~ `2 V1 e: t, U8 I8 Z6 E3 T/ l3 y) r
: A* C2 m- h2 O& Q) k7 D
* D& s6 }1 c# }第二,篇章结构要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公文写作不追求奇巧的外在形式,而要求做到结构完整,逻辑关系顺畅,层次清楚,内容不重复和颠倒,这样才显得比较大方。
9 O: F) v z: d; s& C, S* a% p. k6 j0 i0 m9 R9 f/ S
$ \+ i7 Q0 y/ M) g5 T
( w- ]$ T1 a7 M& y第三,表达方式以叙事说明和议论为主,慎用描写与抒情。
2 @, x0 m, F, X, e1 P, _; C1 I/ A
& K9 I- T5 ]4 {; j$ ~% Y + s3 C8 t8 \$ R, u( B# K
$ T! L8 Q% q$ J: m' q第四,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和得体,体现文字的庄重美。避免“话说得过满”,对于“最”“非常”“严重”等词应用要谨慎。
8 u* k5 ?1 ?0 z# z: V; V: e9 l# f4 y8 \$ H$ ^+ O
4 Z+ O3 K; ?' t
& t* z) k1 G7 ?( F# n% S
(三)从对领导机关战略意图和工作部署的掌握中获取公文“领导高度”
' J4 g. `' N* P% O( r* i" y- b1 s7 V
; Z, Q5 a) N N3 T
3 N* [8 w( P; _, H5 ^2 O4 m在日常工作中,一些部门工作、专业工作和具体工作,往往处在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个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才能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站到领导高度,有效把握和正确处理这些局部和具体的问题。按照这个领导工作规律,公文作者只有熟悉全局工作情况,掌握领导意图,抓住工作要点,才能做到自觉地从工作大局思考问题,自觉地站到领导角度做分析、下判断,才能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言领导之所说,达到领导高度。 * N0 M' M0 C* Y6 W+ P# a; e
5 j* B" i8 D3 F7 O8 G . W& V/ p: q8 Z6 B
& m7 x8 Q, G; q( a掌握领导机关战略意图和工作部署,要求公文拟草人员深入工作实际,跟踪领导工作,全面掌握情况;通过参加会议、阅读文件、收集工作动态、跟随领导活动等途径,及时了解掌握某方面工作的计划方案、意见政策和全局进展,了解掌握领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角度等,这些都是实现领导高度所必需的。 * r6 N( I. l% g+ l& x
/ [5 l8 u% L, |* h* x 4 I @7 j9 ~9 ?, b0 f! a& V/ I
0 G+ w. b/ M0 _
2 T8 B y1 ~0 {6 E0 K" x, R
- k1 e4 j2 z' S3 L4 k例如,某企业集团成立信息服务子公司,邀请政府领导到揭牌仪式上讲话,这个讲话应该讲什么、怎么讲,就遇到了高度把握的问题。作者分析认识到,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政府既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现代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而且比金融、物流等服务更带有基础性、战略性。显然,该信息服务公司成立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促进。把持了这一高度,使该讲稿写作得以顺利完成。而其中的成功因素,离不开对省政府最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了解掌握;如果没有这些了解掌握,在起草领导讲稿时要保持高度是十分困难的。 ! o+ z% W" n0 R2 }* N
( }/ e- J, X2 y E4 U6 U+ Y; X
" i @" J2 N' n) f$ t6 `/ h8 l: X8 \! H# y5 _& T
五、结束语 1 h) J* e# ~& |0 n
8 u2 z1 N9 {# g- p3 A, Q( J
* V- B" Y6 o, ?4 q/ I& v8 m6 u5 m7 h& [( t7 [
最后提出高度的保持和适用两个问题作为结束。 $ a q* x: h; v" `
' j$ X% l4 n# \7 t3 R4 k' ]
7 N* z, v9 g* R
9 D6 G# [- y4 P4 T$ f( I0 Z一是关于高度的保持。公文高度的保持,是指在一篇文章内和长期的公文写作两种场景下,如何做到高度保持连续的问题。首先,在单篇文章写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就像一首乐曲,从一开始定调后,整个曲子始终演奏在同一个调性上——避免文章开头很有气势,到了中间或结尾,出现跑调、泄气等情形。其次,在长期的写作活动中连续保持高度,避免在一个专题中把握较好,而在另一项专题中表现不佳,体现不出水平,本质上是如何提升把持写作高度能力的问题。对前一个问题,主要是写作技能问题,关键是要紧扣主题,做到主题集中和统一。对后一个问题,主要是处理好做人与写作的关系,努力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俗话说,文如其人。公文写作要做到一贯地保持高度,最好的办法是自觉融入领导工作,使个人能力素质跟上领导机关的水平,努力做到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以及作风上与领导机关保持一致。
0 j: d3 y3 c0 ]" M& \2 g) s: B7 C( [2 G; J2 V
; W+ N& c; m- F+ a5 n
) P2 r4 i( v% l2 O2 z3 z( ^二是关于高度的适用。公文高度的适用,是指公文写作所选用的高度符合工作实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我们追求写作高度,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切忌任意拔高、随意地上纲上线。首先,公文的高度要与法定作者身份相符,机关有不同的层级,任务有不同的要求,领导讲话有不同的场合,高要高得自然,高得真实和恰当。其次,一个较高的立意,要用翔实的内容、严密的论证来支撑,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不能搞空中楼阁,当材料不足于支撑高度时,就不可以随意拔高。第三,高度有时需要提升,有时却需要降低。 3 Y; J+ Y9 Y4 X* j$ {
/ J2 T# K* n2 u( m2 Z) ~; m. v
G. i& B2 }5 D9 ~
2 q5 `2 R4 h% k# [' t
' U* O& o {, C d3 o! M6 }* o8 Q# n7 J/ }$ b+ v8 b) Q( d% G- X
例如,“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同志作报告会,每次会前有一段话:“给我这么多荣誉是宣传典型的需要,我的荣誉属于集体,我从来是把荣誉和个人分开的……下面我谈谈我个人工作学习的一些体会。”这段话在报告会之前讲出来,将听众心目中自然存在的把英模摆在高处的心理定势进行了调适和降低,使报告会变成普通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从而为报告会成功举行扫除了障碍。很难想象在沟通双方不平等的情况下如何达成有效交流。可见,高度还是以恰当为好。
g$ T$ A; G) U5 C6 \8 A0 x# n3 z! g+ N1 S,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