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敬谦词的误用

[复制链接]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4-4-15 08:30:0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我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表谦敬意义的词语。这些敬词和谦词广泛运用于称谓、人事往来、客套应酬和书信写作等各种社交场合和社交活动中,在汉语言词汇总量中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一个能根据“抑己扬人”的社交规则正确使用谦敬称呼的现代人,往往会给人留下“修养好”、“有文化”的良好印象。像“令尊”、“家父”一类客气话,过去在读书人中间、今天在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中,是常用词,用得很普遍,一般不会出错;50年代以来,大陆用得很少,如同一件搁置已久的工具,如今使用起来似乎是不太顺手,一般人固然屡屡出现错误,有时即使是一些颇为著名的作家笔下也会出现一些对敬谦词的错误用法。概括说来,敬谦词的使用主要存在着这么四种错误:0 a* D) h% H3 m( q
  (一)谦词误用为敬词; A+ }1 f- C4 ^7 [3 e( R
  这是用错敬谦词最普遍的一种情形:- Y2 I, j  J* g" e3 k) n& Q
  1.《××周报》2002年7月12日有一篇文章谈及《秋海棠》作者秦瘦欧先生:“1985年我搬迁新居,秦老前来作客时,特赠裱制精良的对联一副为补壁,那对子上写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 c  X+ g8 b8 u$ V  2.某大学一理工科出身的党委书记在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请在座的一位教授发言时说:“彭教授,请你抛砖引玉,为大家先说几句吧。”2 _/ b* S! R9 D1 i; t3 S" m
  3.有一篇《无酒有书贺猴年》的文章,谈的是猴年(1992年)春节拜访老作家秦瘦鸥一事。其中作者这么写道:秦老“得知我们初八前去,故早恭候在家”。
' V1 a; u) A! \) p! a  4.××出版社《北伐战争风云录》(上卷)第6页:* z: ?% M3 ~8 W( p# ~5 T# g. q
  李鸿章心领神会,道:“我知道老师现在的处境,您效忠皇上,爱民爱兵,但也难免遭到小人的猜疑。”
6 A9 e2 D) Z# c9 v  曾国藩捋着稀零零的胡须,哈哈一笑道:“门生多虑了,我肝胆相照,为国为民,决无二心,只是希望你赴皖牢记朝廷的恩典,担负起责任。”" H) a) I8 B+ W" }, U% x
  5.某报1996年3月8日《敢遣春温上笔端》:  E& }5 Z* y/ W! r/ _, `1 z8 l
  评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国内高水平科学家的鼎力支持。吴阶平、唐敖庆、卢良恕、杨乐、何祚庥、高景德等专家纷纷颔首允诺,忝列其间。' x" U' ?7 X3 v5 R
  例1的“补壁”本是一个谦词。书画家在向别人赠送自己的作品时,往往会用“补壁”一词以示谦,言下之意我的作品只能为你糊糊墙壁。此处作者把它用在别人身上,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例2中的这位书记先生显然是把作为谦词的“抛砖引玉”作为敬词的“发表高见”混淆了。例3的“恭候”是一个对己示谦、对人示敬的谦词,只能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家身上,未免显得妄自尊大了。例4的“门生”指(自己的)学生,缘起科举考试及第的人对主考官的谦称。中国人尤其是封建时代仕途上的人,对于称呼是十分讲究的。如后辈常在前辈前自称“晚生”,表示对前辈的尊重;而前辈却不能称后辈为“晚生”,这是礼貌。李鸿章虽系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但曾不会以“门生”呼之。如果李自称“门生”,那是应该的,这是自谦。比如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李鸿章面前常自称“门生”,而称李“中堂”,就是因为丁是李的同乡,又是李的下属,故以“门生”自谓,表示“我是您的学生”。同样,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可自称“门生”,曾国藩则应以李的字或号称呼他。子黻是李鸿章的字,少荃是他的号,曾可以此称之,以示亲近。即使曾国藩实在要以老师自居,也应以“贤契”称之。例5的“忝”字,作为谦词,有“玷辱”、“惭愧”之意,自己说自己“忝列其间”是表示谦虚,但用来说别人,则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R" X% q( v' s& n# U6 J
  (二)敬词误作谦词
) {( K- A8 J" T1 q+ R
  这种情况在误用敬谦词的案例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也偶有所见,如:- c$ T1 c* @) m' ~* v+ o4 M  M
  1.2002年1月5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的“百竹展”,×××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M3 _; G: H! o% X6 p6 u: G
  少小喜画,幸遇裱师赵炳奎先生介绍,蒙先师苏昧塑先生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如是三载,为人学艺,受益一生。+ \4 m/ `4 J& ?/ n; q
  《汉语大辞典》“入室”词条下写道: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邢疏:“言子路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颜渊是也;升堂次之,子路是也。”后以“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得到师传,造诣高深。杜甫《丹青引》诗:“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8 g" _) y1 j$ ^8 P' c# J8 _% ?. t. Y# f
  “入室弟子”词条: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外戚传·杨柯》:“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由此可见,“入室弟子”一词实为对别人的赞誉之词。表达自谦之意的类似词语是“忝列门墙”,所以正确的表达应是:“……蒙先师苏昧塑先生不弃,使我得以忝列门墙……”。
3 w% i; b8 ?) n- w$ J  2.尽管我第一次访泰时曾光顾过……我先后两次光顾,都是自助餐。
) U+ p1 Q' v, Z5 W2 a( N& r  “光顾”是一个敬词,系主人表示对客人的到来感到荣光,客人当然没有自称自己的“下顾”使主人感到“光彩”的道理。
4 d4 v' S7 l. W  (三)混淆表达主体和表达方式% C& o# n- ?0 m: [/ ^+ k  Q* p% |
    2.作为书法家,冯大彪早在孩提时代就受儒医——父亲的熏陶,四岁便替家父研墨,在父亲手把手地教点下练字。- m# Z+ M+ J$ h* P# E
  3.记得两年前,我曾与丽丽同室居数日,那时她也谈笑风生,但其实正处在困境之中,家父的不幸谢世,男友的不辞而别,给她打击够大了……/ N$ S# J& B% ^  A$ j) h) V
  4.在《张郎且莫郭郎》一文中有一句话:
+ h9 G/ U. j9 Y* e  丁聪所以被称为“小丁”,大概和他的令尊被称为“老丁”有关。
/ j4 j- z. |3 t& @' z% ~  例1的“先母”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是自称。例2、例3的“家父”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健在的父亲时所用的谦词,也是自称。这三例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混淆了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这两个不同的表达主体,把第三人称的叙述当成了第一人称的叙述。事实上,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是不需要也不能够使用“家父”一类的敬谦词的。例4的“令尊”是当面称呼他人父亲时所使用的敬词,是他称性的人称敬词,应在对话中才能使用。! r( x/ L% H$ a& A
  (四)用错对象
+ g5 I: D- j7 ?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某一集中有吴用同阮小七去宋家庄拜见宋太公的情节。吴用对宋太公说:“奉公明哥之命,特来拜见令尊。”9 |$ J$ z0 {, m1 [
  吴用要“拜见”的“令尊”到底是谁?按字面意思,指的是受话人(即宋太公)的父亲,而按情节,实际上就是指宋太公本人,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对着“令尊”呼“令尊”的奇特现象。此处吴用正确的称呼应是“年伯”或“伯父”,而按《水浒传》中的惯例则最好是就使用“太公”这一现成的尊称。
/ G4 O- a) w- a
6 t. }7 b3 w, S  \  p' ~3 }& S                       二
  正确而熟练地使用敬谦词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S9 |$ V0 X/ L8 [1 G5 t  1.懂得“抑己扬人”的社交通则。
8 ^0 y0 F; s( V- Y% S  2.熟悉在各种场合和不同对象身上使用的敬谦词。4 U# W. G  R7 h( V- h7 m( k
  3.能准确把握每个敬谦词的意义和用法。2 @& Y' h8 H  W! R5 H: p7 w
  从大量的语言运用的实例来看,误用敬谦词的主要原因是表达主体对敬谦词的意义和用法缺乏正确的认识。汉语中用来表示对人示敬、对己示谦的敬谦词总量是很大的(《中国交际辞令》收有4500多条辞条,其中属于敬谦词的约有4000条),要全部掌握这些词语并非易事,但如果能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遵循这些规律去学习,实现目标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3 |4 Y/ S7 U. G  A0 }0 a# ?  1.敬谦词中有一类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尊”、“贵”、“高”、“宝”、“令”、“卑”、“鄙”、“敝”、“拙”等,以这些语素领起的敬谦词,少则十几条,多则几十、上百条。掌握了这些语素,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作用。: a3 I" `, X/ J6 o- A& p  r: f
  2.这些语素有它的一般意义和相对固定的搭配方式,熟知这两点,可以说是真正掌握这些敬谦词了。如:& }5 k+ l& x$ |. l" n+ z5 D) P9 G
  (1)令:用于称呼对方的所有亲属的敬辞。: \) S+ P- J& h4 [1 a8 r) u1 T; w
  令爱、令媛、令郎、令宠、令阁、令阃、令亲、令妹、令嗣、令尊、令堂、令正等。7 ?: M5 T8 K% h* x( W
  (2)尊:多用于称呼跟对方有关的人,多为尊长或平辈。+ [/ G+ N8 Y4 M' t  e
  尊甫、尊公、尊慈、尊眷、尊阃、尊上、尊章、尊正、尊萱等。# g2 f3 @, a4 Y3 B. ~% x% ^; S, Q
  (3)垂:用于他人(多为尊长或上级)对自己行动的敬辞。- e! e( ^$ Y7 K; A8 S: i
  垂爱、垂采、垂顾、垂护、垂教、垂询、垂怜、垂示、垂听、垂荫、垂宥、垂誉等。! E& c- q% p/ z8 L0 n
  (4)芳:称人的敬辞。* \( n, r7 Y$ I- d4 F6 K
  芳庚、芳龄、芳名、芳命、芳容、芳颜、芳誉等。& t" E8 C& Z7 x8 _
  (5)奉: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的敬辞。0 P- B# G3 A9 D3 t
  奉白、奉禀、奉茶、奉陈、奉烦、奉还、奉教、奉贺、奉告、奉敬、奉陪、奉劝、奉让、奉送、奉央、奉议、奉诣、奉赠、奉正等。
$ p0 o0 T1 x! k" _0 q/ H  (6)清:用于对方的情意、仪表、举动等的敬辞。. x- w8 C7 F$ g. c  J
  清标、清尘、清范、清诲、清梦、清听、清望、清闻、清问、清心、清训、清颜、清誉等。
9 ?- y8 N4 C  _' H  (7)家:对人称自己的辈高或年纪大的亲属。6 \/ C/ t  u* D! ]+ A% B
  家父、家母、家严、家慈、家君、家兄、家姐等。
0 X! h$ R" E; p! g  (8)舍:用于对人称自己的辈份低或年纪小的亲属。2 \5 ]! R* g0 m( o7 [
  舍弟、舍妹、舍眷、舍亲、舍侄等。
1 h  ~( w' _+ {* w" _  3.了解同一称谓对象的不同敬谦词,可以为使用时提供多种选择,从而为自如地运用敬谦词打下基础。如称别人的妻子的敬词有:宝眷、德配、阁正、贵眷、贵室、钧眷、令阁、令阃、令妻、令室、令正、令政、贤阁、贤内助、贤配、贤阃、瀛眷、尊阁、尊眷、尊阃、尊正等;称他人儿子的敬词有公子、少爷、令郎、令嗣、令似、少君、贤郎、贤嗣、哲嗣等。
) A/ E. f2 U; l" `+ H( C/ ]% _                          . d/ q. D! W' k( Y& h
                            三
  推究敬谦词的本义和表敬谦意义的出发点也有助于正确使用敬谦词。如“惠”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表敬副词,用以修饰后面动词表谦敬意义,“惠赠”、“惠存”、“惠顾”等词语在各种交际场合是用得极为普遍的,但也常常出错:
. Y+ u$ \, f* h) R) T% }- i' ?  1.一学生给老师的贺卡:师恩永难忘 惠赠施老师 学生×××. H0 r& g7 r( R$ X1 L. p*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2 n$ f' W! P, H% C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风卷长河 发表于 2015-9-24 17: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1、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傲;2、圣者无名,大德无形;3、鹰立如睡,虎行似病;4、贵而不显,华而不炫;5、韬光养晦,深藏不露;6、稻穗头越低,果实越丰硕;7、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8、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9、名山若隐,灵水微澜;10、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90粉丝

418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