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当官越来越难”的感叹。究其因,一是因为中央高层“反腐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展示了反腐决心,大官小官落马的消息似乎多了一些,这使得很多身在仕途的人有些紧张;二是在新媒体时代,几乎无处不在的监督令不少官员不太习惯,感觉不管当好官还是当坏官都不容易;三是在转型期的经济升级与民生期望的双重压力下,众多公务员感觉工作压力加大,“幸福感”莫名下降。
t% i/ J3 j- a8 X2 c# B
' E- ?( I+ I1 V4 u1 O( X 5 }3 d5 p9 {& N! N
由此观之,“官越来越难当”的论调似很有“基础”。不过,这种论调实质上经不起分析,只是一个伪命题。) S! ]' D: j* Y5 R$ N
$ h7 Q& w( G& `" ^
7 {2 q9 g8 w2 O9 @ 当官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从行政伦理的层面讲,公务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是雇佣来为纳税人服务的,说其天职是“为人民服务”并不算什么高调;从经济的角度考量,纳税人购买官员的服务,受禄当建功,是天经地义的。
+ w3 `0 E' g# V2 `* v- W5 W6 C
2 ?% T7 C# S ~5 n/ u
, w# b, C! B; d 从社会不同群体收入的横向比较来看,公务员岗位被人称为“金饭碗”,不论是工资福利的水平还是稳定性,都是令社会公众无比羡慕的。国家和地方财政已经为官员支付了体面的工资,官员的劳动早已得到了足够的报偿。如果一些官员既抵不住诱惑去干贪腐的勾当,又盼望纪检机构视而不见,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6 k6 f( z9 Y8 K- i$ \
) J2 [* V3 q' R
1 q# N# ?' r, F1 V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当官越来越难”之说,是个绝对的伪命题。即便社会公众反腐热情越来越高涨,那也只意味着贪官越来越难当了。如果你当一个清官,绝对可以好官我自为之,怕什么反腐呢?
# v: h1 u q7 y' r& @- u6 K3 X( L& h. u. N
8 K6 T6 `" T2 F/ k8 F b+ b
再者,当官员真正在岗位建功立业,而不是心有旁骛地想着顺便为情妇服务,不是为过从甚密的资本谋求不当之利,不是挖空心思为子女前程“符合程序”地疯狂上位,为什么要害怕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关注呢?官员本应该是最讲职业道德的,应该当遵纪守法的典范,如果连起码的权力伦理、起码的规矩都不愿意或者不能恪守,那还真是不如回去卖红薯了。
3 x/ E6 @0 F$ ] `$ n4 A
/ z; ~( D, j6 m+ t+ C
4 j. S7 x) m$ h- G9 D# S, y" ^ 至于说到官员的工作压力、幸福感之类,这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了。如今哪一个行业又没有工作压力呢?官员实在嫌弃自己的岗位压力大,幸福感不强,完全可以去换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啊。某些官员,官方总是给出“水平高能力强素质出色”之类的鉴定,但为什么违纪了停职了却总巴望着复出做官呢?为什么那位因违规提拔而卷入舆论风波的年轻副县长,宁可作为“科级干部安排”,也不到市场上去凭他那过人的能力捞金子呢?
T9 v0 B8 Q4 Q5 ?8 W# ] 5 a" U: `1 T6 k0 G9 u
让官员保持适当的压力,让昏官、庸官、贪官之类感觉仕途不那么好混,这是哪个国家的纳税人都希望看到的场景。我们国家本来就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官员超编现象,存在着千军万马争着“死在编制里”而不是到市场上自主创新的现象,更是有必要像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的经典唱段一样,让他们深悟“做官难、官难做、难做官”了。文/竹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