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让标题发出声音 为标题染上色彩

[复制链接]
小桥老树 发表于 2012-12-19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题好文一半。”这话道出了标题的重要性。无论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都想为自己所写或所编的新闻作品配上个优美生动、引人注目的好标题,就像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一样。. s7 @+ X$ O5 T0 X+ C2 J
     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标题生动起来。根据笔者经验,其中最具操作性也最易出成效的两种方法是:让标题发出声音;为标题染上色彩。换句话说,就是绘声绘色制标题。) F) q% f6 x( e. z6 u" P
      一、让标题发出声音。
: ^! `" ]( @  y/ f8 S* q     摹拟最能体现新闻事件实质的现场声音,并把它提炼出来置入标题,会给人以身临其境、鲜活生动之美感。现举几例:
( D0 |0 C# s* n( e4 a7 A' z     (一)  口瞿!口瞿!—— 0∶0
) G# e5 o1 o! ~+ `     这是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的新闻标题。从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场平淡无奇索然寡味的比赛。报社派往现场的记者感到无甚可写,只用十几个单词向报社发回了一条报道比赛结果的简讯。编辑却出人意料地为它配上了标题《口瞿!口瞿!—— 0∶0》。这是一条令人拍案叫绝的标题:口瞿!球赛开始;口瞿!比赛结束;两次哨声“口瞿!口瞿!”之间空无一字,表明没有任何可写之处; 0∶0,不仅是比赛结果,更寓意两队庸碌无为,比赛无可圈点。一场不精彩的球赛,却通过报纸的标题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标题获得了当年好标题金奖。6 l2 C. g. u/ ]
      (二)  女排奏捷  场面感人
$ d6 |8 a  j/ g. b) {7 F3 V. H' j             荣高棠大叫:郎平不要哭,要笑!: F( g4 f; h3 f: i% ^3 ^0 r/ l8 g  c2 u
      这是《羊城晚报》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一条新闻的标题。决赛中,中国女排姑娘奋力拼搏,一举战胜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了三连冠,女排姑娘喜极而泣。这个标题通过“荣高棠大叫:郎平不要哭,要笑!”,把女排姑娘为国争光的感人场面和赛场的紧张气氛展示在读者面前。读了这样的标题,赛场喧哗之声犹在耳际,谁能不为之动容?
% ?! Q4 m& O, k; I/ ~/ N# m" u      (三)销声匿迹20年  如今重现在街头0 x! K* m# j1 @6 D, F" }
           笃笃笃,卖糖粥的来了+ v8 G. e: O& Y% a5 Z
      这是《文汇报》一则社会新闻的标题。“笃笃笃”,这亲切的声音飘散街头,敲响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读此标题,即使不看文章内容,那肩挑货担、走街串巷卖粥人的形象便已跃然纸上。如果不给标题赋予“笃笃笃”之声,写成“街头又见卖粥人”或“时隔20年,街上又有人卖糖粥了”之类的标题未尝不可,但与“笃笃笃,卖糖粥的来了”相比,显然是逊色多了。- i# p6 Y) n9 {% j1 [" h3 [( a
      再如“轰隆隆一声 孤零零一块/合抱巨冰从天降”、“挽强弓 沉住气 瞄靶心 嗖嗖嗖/特区姑娘将城运会射箭女团金牌挂胸前”、“叭!又一贪官伏法”、“呜——/老区百色通火车啦!”这些标题都是以声取胜的成功之作。9 @* m9 s' Q* z6 b* K
      若新闻中的人与事跟声音有着某种关联,即使新闻事实发生之时并未发出声音,也同样可以把声音因素巧妙地融入标题中,让读者感受到题外之音不绝于耳。请看下面两例:  C  Z6 z6 W* D. Z5 m& A) ?( }" ~
     (四) “西部歌王”走向“那遥远的地方”2 M7 i9 c& m$ o' o* z9 I3 n
           王洛宾在乌鲁木齐逝世
  z' y0 |% v: m& E3 ?5 p/ z, s- S9 L     (五)  洛桑笑声戛止4 n; B* q* ~% t  H- X% s( [5 x
      有些新闻本无现场性,更无现场声,可聪明的作者或编辑依然能够让标题发出声音来。请看下例:0 l( n2 c" G+ v8 L
     (六)  德联邦医生协会公布报告1 `0 l% ~& v8 s$ t4 \( ?% \
            滴答十三秒  呜呼一烟民
% u& m( Q4 O7 J/ Y( G0 N/ t" i      一个“滴答”,一个“呜呼”,把一个本是枯燥无声的统计数字拨弄得铮铮作响,令人振聋发聩。
# L3 E: U7 T+ |. p' E+ Q      让标题发出声音的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从读者的角度对新闻事物发表感慨,或惊呼,或赞叹,或欷歔,或哀号。请看下面四例:0 m* [% f' k; o, Q3 {% K# X
     (七)  哇!又涨了200点
, w0 P2 W; c, Q4 Q, d9 `: W            深市科技股直线飙升2 A8 k6 C; b9 N
     (八)  啧啧,好人啊……7 J' d2 I0 H8 H: i/ m" V
            和一个小伙子的谈话录% p/ _) X0 ^& I
     (九)  幼童被卡车碾伤  求医时费尽周折
' n6 E+ n/ }: O) C/ P" i            唉,急煞人的急诊室! j1 `7 s7 u! K8 j* K# l! r2 p; x
     (十)  呜呼——“两国论”民心尽失$ \1 z2 U' c# w) c: j  J
            千古罪人李登辉下台
8 q- r: k  P* B- Y+ }       二、为标题“染”上色彩- {5 |$ j1 k. q+ g) u! L, L
      使标题出彩的最直接途径,莫过于将标题“染”上颜色。笔者经过悉心研究发现,调动相应的艺术手法,可以为标题“染”上三类色彩,即实色、虚色和虚实结合色。! t3 V/ V& s$ r4 _8 N
      先看“染”实色的例子:7 R9 W) T) F8 c6 K* ~1 S" p
     (一)  一头白发换来满山青葱
5 I& d$ k. S5 G            记湖南大庸县国营张家界林场场长刘开林! s/ h  i* x7 _" K
      这里的白发和青葱分别是对人和山的实写。标题突出了老人头发的白和山的青葱,这两种颜色暗含着两者的因果关系,同时,用青葱映衬出白发老人绿化祖国的可贵精神,读来令人起敬。
, O2 U1 V8 z# U6 |2 f     (二)  爱鸟护鸟 鸟语花香 春常在2 X" q* W. \) b3 @
            造林护林 林青水秀 粮满仓
0 S" V9 B. \# Q: j) h% q            长沙将在三五年内建成现代生态城市2 p2 \# h" g2 P; q6 Y
      这里的“青”“秀”都是实写。
3 f" I! {$ C; V# f     (三)  绿染喀斯特
6 h5 a) _) Q' K; x+ x9 c  l+ e; ~            平果铝建造花园式工厂纪实- A# v; n3 D0 e
     (四)  排污入江  亮起红灯) p* U" o$ ~) p5 i# \3 B( ?
            自治区政府关闭右江上游五家造纸厂
8 c$ i; w' G( f2 }; T      标题(三)(四)中的“绿”和“红”也都是实际的颜色。
/ |3 |# q% |0 B6 G$ `      再举几个“染”虚色的例子:  Y1 @9 R' q: B5 p3 |
     (五) 斯时桃李艳  霞映夕照明
' f" O/ P1 ?" V4 J- T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色彩
 

精彩评论45

正序浏览
老圣 发表于 2012-12-25 08: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写材料离不开“三点”:一是找准切入点,把握领导意图。意图不明,主旨不清,行文就没有重点和方向,心里就没底。综合文稿的起草工作与文学创作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因时为文、奉命而作”,因此,起草工作必须“唯领导意图是瞻”;其成功与否,也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和满意。工作中,第一稿被打回来修改两次三次都是很正常的,每次我都会将领导的修改稿妥善保存,然后与自己的原稿反复比对,以此来把握领导的思维方式。二是把握核心点,充分占有材料。文稿质量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文字的堆砌,而在于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对观点的概况提炼,在于对材料的合理取舍与运用。如此,才能使文稿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深入浅出,富有境界和张力,发挥出它的功能作用,最终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每次接到文稿起草任务时,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大量搜集材料,与相关科室落实有关数据,尽最大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第一手材料和实际情况。这样,文稿起草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三是做好支撑点,日常勤学积累。勤学是能力之源,思考是谋事之基,而积累则是成事之道。知识要靠学习积累,思想要靠思考积累。干工作往往是厚积薄发,搞综合文字工作尤其如此。文稿起草是一些学问和技能,不完全是从教科书上就能学到的,也不是通过大学中文系就可以直接培养出来的,有许多是需要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总结摸索才能培养锻炼出来的,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 p+ U  k; s, w0 E' C% K4 ^
 
狼人波 发表于 2013-5-12 1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作为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是用小写汉字数字
 
等娴之辈 发表于 2013-7-9 23: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学习了!标题的作用不言而喻,题好文一半,感谢楼主为我们分享了这么好的文章!
 
十堰入门 发表于 2014-3-23 21:3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好好学刀!谢谢你了!!
 
星梦野缘 发表于 2014-12-1 2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标题,给人以读下去吸引力,好的标题也能给写文章更多发挥。
 
hellors 发表于 2015-1-13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公文的标题
4 F- E5 [3 g% ?& x不是新闻报道! q6 A" w$ I* G& |
有没有好经验
0 M* l8 W0 X6 ^4 X
 
广东-不留名 发表于 2015-3-29 2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标题教导,学起来!~
 
小江 发表于 2015-3-29 22: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报刊题目拟法
 
老秘网蜀道 发表于 2015-3-29 2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有心,积累了这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