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送礼之风波澜又起:科员给副科长送礼,科长给处长送礼……下级部门给上级部门、实权部门送礼。小则大米茶油,烟酒水果,大则购物卡、银行卡或红包,俗称:给领导拜年。你如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 m: t3 z6 O" P3 g
- c# v, V+ y/ K3 |6 W, [3 p* _* } 沙漠之门:
7 |' q# \1 _3 C
, k* J8 T' C; L9 b) t& b0 h 如今年节“人情物礼”背后大多暗藏假公济私、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可告人秘密。“给领导拜年”意在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得到器重或提拔,给上级部门、实权部门送礼则是展示“一把手”人脉或权力象征,借以保全“官帽”,因此有的“一把手”把单位财资进行“家庭式”管理,大肆购置礼品红包一一“拜年”,美之曰“报恩”、“疏通关节”、“打招呼”,有的送领导,也送亲戚朋友或干脆占为己有,充饱私囊,纯属变相贪腐。
% l. I0 a+ E7 O4 m0 N- E) o# H2 y* V) j3 K/ g
英子: 2 {. R5 A- V" t% ?) `. l3 t
6 `0 _/ I7 d, r2 A4 Y+ [- Z) M( G1 r
过年给领导送礼已经成了职场上特别是仕途上的“潜gz”,也许很多人并不愿意加入这行列,但是我们都被“潜gz”了。有的人给领导送礼,就分配到干轻活的岗位,不送的人就干重活;有的人送礼了就提拔得快,不送礼就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想想别人送你不送不行吧,别人送多你送少也不行吧?虽然很多高官倒在了金钱铺设的坟墓里,但是趁春节等节假日借口敛财的后来者仍不在少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不正之风进行整治,刹一刹这些以拜年为借口的送礼之风,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领导干部收送礼金的土壤和条件。
. b- i9 o H. u, |1 v) p8 \1 x2 s E
* A5 p$ }8 V, F 小李钝刀: 7 j! d: Z. z; K+ I$ \2 H+ f
7 W4 a/ d$ L4 a# _+ k- \- ?( g4 ^: Q 岁末年初,正常的送礼无可厚非,但是必须是量体裁衣,量力而为。而且,古人看重的是“礼轻仁义重”,只要是诚心的只是贺一下年,送一下祝福,那是应该的。但如果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而带着一种非正常的心态去送礼,虽然在一定的时段有可能所欲得逞,送礼收礼双方那是心照不宣。但久而久之,正如吸大麻、抽大烟,便会拿小想大、收少想多,助长借送礼行贿之恶行,到头来终会掉进钱眼、陷入礼祸、欲罢不能的堕落境地。“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拿人好处多了,总会心软手软,便也会开许多权钱交易的支票,并为了履行承诺而不惜铤而走险,沦为阶下囚,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占便宜开始的。6 p% t: T' ?; b% k1 m- s {
, k( [& R' y) p& q- t7 r8 c 乐业:
1 L4 `* j( {. k9 f- b4 ?3 i& B0 @
9 _& u1 H1 j$ }8 U2 L5 @2 ?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春节期间给朋友、亲戚、同事或者是单位与单位之间送送礼,联络联络感情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
* M. g! X0 c2 o( F0 ]+ q& J" C! w) h/ [' P+ H9 A7 I
蔼 蔼: v& z' X/ r% r: V- w+ u
7 |0 b( J) y- d& a; q* p 这是一个fubai现象。对于正直的人们来说,这种现象是讨厌的,丑恶的,也是难于接受的。这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恶性循环。现在送礼的人有一天当了领导,或者是当了比现在大的领导,就会反过来又接受下属的礼。中国如果从上到下都是这样,不客气地说,离人民就会越来越远,离亡党亡国也就不远了!因此解决“送礼”方法很简单,就是下面不送礼,上面不收礼!一要依靠自觉,二要依靠党纪国法,只要认真对待,还是有希望的。! V, w; k5 j1 g9 g
, N" w: u) i' \6 `) p# c$ G/ ~9 u4 R 小学: U' n4 e9 @3 N: }4 c
2 `1 }$ j d# u 老公是个体户,逢年过节都得给一些相关部门送礼,从司机到主任到局长都得面面俱到,礼品有土特产有名烟名酒还外加个大红包,一年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就这样往外送,老公却依然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现在的风气就是这样,你送他多少,以后生意场上他就照顾多少。所以笔者认为,给领导送礼是有失廉洁之风,但是这股风要止是止不住的。, x/ C, V, \9 `6 l8 U' H9 R
+ b+ j3 W! c, e1 U3 l' S; w! d 布谷鸟的天堂:
2 [7 q3 g1 O/ Z3 l2 E5 d5 N' S: }$ D8 u Y
利用过年期间大包小包地往领导家送礼,其目的显而易见,为自己日后工作铺路。吃人家的嘴软,日后领导不得不为其网开一面。这种送礼之风不可取,致使领导小则变成行贿受贿,大则造成丢官罢职。新春佳节给领导拜年体现下级对上级的一种尊重,不必以贵重的礼品作为礼物,一句亲切的问候或一则温馨的短信足已。
5 l8 ^5 g6 ^5 [9 e, g3 p+ R( B# ]$ U! n, \3 f2 v: n6 o
宣传部:! x# L& v0 h) c9 I/ r/ ~
; o" x) X+ S4 Y2 P* }, c* ~
我认为岁末年初,下级部门给上级部门、实权部门送点礼,是很正常的事,就如平时给同学,朋友的父母拜年一样,这是一种相互尊重。因为工作中大家彼此是合作伙伴,过年了,问候一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只要放平心态,心里就踏实。当然了,送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个花篮、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只要能表达心意就可以,绝不能借机搞权钱交易或其它fubai现象就OK。" {# J! p) j* s
. i+ |- k5 `% p, w+ a
小学老师:# I( R- S4 x* N1 f
4 B, X* D4 P/ F! @& w
如今,“送礼”之风是越刮越猛,越演越烈,越来越走样了。仕途上,“礼”的轻重几乎成了升级台阶的高低,升级速度的快慢。于是给上级领导送礼者争相攀比,费尽心思,花样百出。怀有功利目的而送的礼,一旦达不到目的,自然会说三道四,心存怨气;如果礼是给其官道开通了绿灯,日后必抱以侥幸心态,工作不认真,精心专研“送礼经”。这样的送礼岂不成了阻碍社会前进的脚步,成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e: u6 b; G: t0 v
6 [% U& f9 [& x, O6 ]+ s 梦 湖:
" j% N, l, _) l7 ]/ v" [( E2 n. D' B- p/ Y& H# Q% T" ^
如何刹住送礼之风,这是一个社会的大难题。试想,你不身居高位、不掌握实权,谁会给你送礼?像我等一介平民,无权无位,一年到头就没人送过礼。所以说,送礼人与收礼人之间其实都是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或是需要在资金上给予倾斜的;或是在工作上给予方便的;或是需要给予提拔升迁的……等等,不足而论,你不上贡表示一点意思,那谁又无缘无故帮助你?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从源头、制度上杜绝收礼之风,让送礼的人没地方可送,那是民之幸矣,国之幸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