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秘书以前在一家工厂当宣传干事,他笔头子硬,常有小说散文在报刊上发表。
$ K6 i6 e: p5 u2 w; [; U8 W, q
, }9 z5 s1 [# V% G 省上下调到某局的一位领导要物色一名秘书,推荐的人不少,想去的人更多,但领导不表态。他在报刊中找,恰恰找到了王秘书。领导说要找一个真正帮得上忙的,他认为王秘书就是这样的人。
' z3 x0 H' E5 y, M6 h. s- Q9 B8 D6 E
王秘书身在企业,进机关难,领导微微一笑,笔一挥,王秘书就由企业的王干事成了局机关的王秘书。
; J8 G1 a& a: e( a! ?$ L; o: Z* B' X7 b
领导让王秘书关起门来坐在办公室读书,读的当然不是王秘书喜爱的小说散文,而是一摞摞政治理论读物,一沓沓上级领导讲话,一堆堆上级的下级的同级的文件资料,领导要王秘书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领导也常带王秘书出去开会,调研调研,有什么观点和看法,马上和王秘书沟通。
J" u& @5 b( I, \9 e
8 {6 w+ i( K* i6 J; K5 ?% r3 t- D3 H 三个月不到,王秘书惊喜地对领导说:他看的那些材料、文件、讲话,自己也能写了。而且流畅自如,比当年写散文小说畅快得多。领导相当满意,连说太好了太好了。并嘉勉说:“年轻人,只要肯学肯干,前程远大啊!” 不久,王秘书的妻子破例从一家企业调进了市妇联。又不久,王秘书成了局办公厅秘书处的王科长。; W) W9 V) g" i% a8 \- P
/ p- v3 W. b6 I+ y& b% s& ~ k. i
望着这一堆堆好事,王秘书真不知该怎么报答领导。只有更拼命地读书,更拼命地写作。紧跟着,那些署着领导大名的大作就雪片般地出现在市级乃至省级的报刊上。领导捧着散发有油墨香的样报样刊连连说:“好啊,不错啊!年轻人,好好干,前程远大呀!”% _0 a$ D7 ~! l4 `
& p) ?' y& x; E, ~" v) S! J
领导赫然而起。不久,一家颇知名的出版社邀请领导出版了专著。
- {7 f' W/ Q- q$ q: {8 R. J% J5 f2 O" @
又不久,领导调到省上去了。临走前,他没有忘记王秘书,把王秘书安排到一个县里任县委书记。这时,王秘书又想起了领导时常说的话:年轻人,好好干,前程远大。
3 k3 t( Z' P, ~, }0 {8 ^
9 Y2 J$ W, D0 j: J2 [ 当了县委书记的王秘书也想找一位秘书,他也像当初领导那样在报刊杂志里找,找来找去,找到了我。我也在一家摇摇欲坠的小企业当个摇摇欲坠的“小头儿”,我也好写些小说散文在报刊上发表。
+ z$ n) p2 n( N c j
7 U" `$ H. y3 y7 G5 H$ B 当了县委书记的王秘书找我谈话,谈起他几年来走过的路,他说:吃了很多苦,但是值啊!
* c, I* \1 }! u8 c* J0 f! K+ S6 P G
; @( ?- Q8 v6 r* E0 V# ]% p z7 O 趁着当了县委书记的王秘书谈兴正浓,我冒昧地向他谈起我们的共同爱好——小说散文。谁知他竟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好像我是在用什么外国语言与他对话,搞得我有几分尴尬。
" H5 H$ \7 G' [1 A# k
n) r# q$ Y: X; v4 J 临了,王秘书拍拍我的肩膀:“年轻人,好好干,前程远大啊!”
% g) M3 L. S9 J: K; y3 L2 p1 S% s2 k, F$ }
向阳6 w7 L. ~4 c- `9 h3 f
转自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