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调查研究的方法3 D. P; E6 T3 q7 e) Z
, J7 d. o% }1 A' m2 Z8 c' Y! p 一、什么是调查研究
$ f6 s' C$ H0 @& w# s/ w7 R; \# b
调查研究是人们对社会现象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活动。它是人们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社会实践,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以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 n3 |. [6 L y
/ H9 e8 P* t; R1 m3 W0 ~. p 调查研究五大要素:3 r. n2 w# D# M+ @7 R
; R$ P7 J+ l) x9 d O/ Z ①它对社会现象(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现象)的调查、考察,是有计划、有目的; v. ]/ \& @; E0 h6 I
; E. }+ H1 b3 {" {3 C- Y ②它是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的社会实践,而非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行为;
, [+ G+ B4 X( p) D$ s* y; J& h: }0 m
③它是对第一手材料的分析、归纳、提炼的研究工作,有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非一般材料的堆砌; ④它是一种探索科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o$ U b3 p7 w$ o1 F. p
1 h% c1 e& \' P" i ⑤它是可以用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的一种活动。
' E2 }% \8 { Z. A# ]
) W5 L% B$ U" f9 f 二、为什么要搞好调查研究
9 n3 x$ k' m) v9 p: a
" K8 g' e, a7 i0 Y$ V& @4 b 1.搞好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调查研究的思想自古已有。而马克思、恩格斯把对社会的调查研究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实现了社会调查的革命变革,使调查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认识方法。
8 @1 R' m. _$ V/ l1 Z( I" u3 ?6 a
2.搞好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提高决策水平的实际需要。人们的认识总带一定的局限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为领导决策参谋,也必须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r. A/ J# l0 b$ O
: D3 P) r. h: M; j6 f9 I 3.搞好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渠道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群众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困难和疾苦,了解基层和群众创造了哪些新成就、新经验,从而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推广好,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 ~6 A7 e3 @. V, L$ c7 B E2 I, p4 H" _/ ^2 T! a k& \' ]/ k6 [" g
4.搞好调查研究是一个人提高素质、健康成长的必然。在调查研究中增加知识、增加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6 m4 `& n$ k [: M C% |
% l( P' x! m# \+ r 三、调查研究的选题' O( o( z F: v( q- f; K: q( S, y
' z F9 F3 o- I$ A 所谓选题,就是确定调查研究所要探索的对象。它是调查研究的起点,对调查研究的成功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平时常说,题目选得好,调查研究成功了一半,讲的就是选题的重要性。
# s7 [* s1 |# w
8 R( [% z: ]# K$ q8 J" J4 w7 @选题要有针对性、开创性和可行性。
1 B5 f' b$ S# V% x9 Z# t2 z5 z3 \' c0 J+ S
所谓针对性,就是调查选题必须针对客观需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p8 v9 o i m% u# t
* v$ [, `2 `& J0 I/ p' [ w" m 所谓开创性,就是要紧跟社会实践的步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探索、创新;$ T4 n9 `4 L5 G& V4 W
( m0 \! Y$ V( \0 ~
所谓可行性,就是要根据主、客观条件,衡量这项调研课题能否完成及研究成果能否被采用。
9 t- T/ y* M' z% k+ W" T/ |$ o) Y
在实际工作中,选题要把握以下几点:
+ T, V# I* \0 l% Y6 U8 R
# u3 n7 T3 g6 ^5 H 第一、从宏观、从全局的角度选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搞专题调研。
; J, _; _! f( W5 |! e$ V6 D0 o5 w( S) C
第二,要善于抓住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g8 }! F! D" J5 Q
! z: g+ x4 M! u8 L9 Y5 O: J# B- b
第三,要努力发现新问题,认识新事物。* q# Y ^" @4 @" B, f
+ k0 p7 R# Z2 h7 ]
第四,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刻站在领导(或者是建议的接受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走出办公室是群众、是普通一兵,而坐在办公桌前想问题、提思路、提建议,就要把自己定格在接受建议的领导同志的位置上,不论是选择调研课题还是在调研过程中,都不要作为一名旁观者。问题提出后还必须提出切实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你的调研报告才更有价值。(立足点,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 D- r% z" E" T" ?' G. |. N" E
, K+ B3 o M- j
选择调研课题,要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c z9 ~0 S' j; ]7 {+ Y
R) G( g$ s7 x- u+ `% N% h 一是大和小的关系。一些同志往往愿意抓大题目,而忽略了小题目。大题目是涉及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当然应该有人搞,但大题目往往面很宽,又比较复杂,若调查力量不够,时间又较紧迫,即使是花了一些力气,搞了一些调查,但情况了解不透,问题吃不准,概念很笼统、模糊,效果肯定不行;而小题目能够调查深、研究透,而且以小见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反而往往能出成果。现在,我们比较提倡以小见大。" h, y, [9 v) }1 f. ~6 f2 t' z
. F _0 P) X ?/ [3 X0 e+ X6 u
二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和长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前和长远应结合起来研究,但重点要放在解决当前工作的问题上。: l4 v0 `( f1 E. i1 o- [, o, w8 h4 w0 P
' ? L3 x( |* U" U2 ~$ R @ 三是冷门与热门的关系。它们之间也是辩证的关系。热门选题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若能研究出成果,必然会受到重视;但可能形成重复劳动。冷门选题搞的人少,你若能独辟蹊径,在某一方面有高明的见解,也可能会“爆冷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9 ~$ [/ C8 y) t! R
" p2 @7 W/ v# i7 j- d/ `. r 四是领导交办的题目和自选题目的关系。首先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题目。
# F5 M2 I i9 l" N! b+ v
& v" v6 ~6 |8 R, @# b ~ 四、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 D+ I8 e( e/ }
9 v9 a" _6 n) N 1.为什么要做准备工作
3 r% h* q, S [3 \ [* A/ o0 J- b$ I- t3 Z+ o+ X0 t
(1)便于接触被调查者;(2)提问更有针对性;(3)增加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深度、厚度。
, p. O+ W: r+ z7 j& f' [1 a; S) W% w2 ]; ~) y
2.搜集有关资料
% C, {. X" L2 [6 _# o' g
. H( T- U) a+ p (1)上网查资料。搜索引擎之一:网址:www.google.cn 。
$ D Z+ {+ V3 ]1 A4 n/ T
/ B$ M7 h; ~$ x (2)平时看报、看文件时,对感到有用的文章,将其标题、出处分类别记下来,编成索引。在调查前按照这个索引,去把这些文章再找回来。
$ x4 a3 r7 f+ H' C
7 |# D4 ^4 Z( w9 E, M/ M (3)向有关业务部门要资料。 ) Z! _: X7 U$ z# [# ^
- s- @9 z% R) R& g1 T
(4)到资料室的对口杂志上查资料。
9 Y( [+ d& m) L4 L0 }7 `. c4 }8 k0 G
7 H1 h L3 s, b, F2 W 3、制定调研计划和调查提纲
2 B' z) T. k2 {7 t) @9 X4 j3 y8 W* T2 k- k
(1)调研计划。这更适应于较大规模的调研活动。调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3 b6 O! f; m- N# J8 h7 `
! Z6 T2 l1 x+ `4 h& j2 K4 l
①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4 E- \8 Y J* A9 y* h) K! L
e8 v- ^2 ?0 {1 `. w8 D# [ ②选定调研对象,明确调研范围、地点、单位。9 [3 x1 z. E* {( Y( O/ C
) g0 U- |! z8 Y1 w; n8 y1 Q ③大致规划进行调查所需的时间、调查步骤,确定调研的方式方法。: H& J- c/ P! X2 ]) f! e
: J* ^) c) [) p ④确定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形式、人员分工和工作制度。8 X# T' Y. @4 \* r5 i) [
6 q! s# N5 W9 `* m+ p2 j
⑤制定一些必要的调查表格和问卷。
( O& F% M- W( v* A# o5 u; |9 v$ F# D5 ~$ c+ ?. E5 U; n) L
(2)调查提纲。在调查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按1、2、3、4排列出来。它的作用:一是便于被调查者准备及谈问题;二是便于调查者记忆及掌握调查的重点。
/ d* H0 D9 D( I* W- T1 K* m
; H* B1 H! S' s' E& v- v2 L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大些的调查题目列调查提纲,对一些比较单纯的调查就不列提纲。
6 X2 K3 ~( \9 N- ]4 ^/ I) B6 r) T# o5 D6 {+ c6 g6 X
(3)主题先行。+ I+ R0 E6 w1 s4 z
& O3 _+ [6 M- g9 t3 B" f, b0 ]/ q
" S! U: f3 d: K6 e0 r L
5 _, V& z; D# k% }+ A( L1 G 五、调查的基本方法" k4 G; E; b$ E5 P/ M
" A3 L& H5 ]8 q0 k, T 1.调查会" ?0 c x. {$ S7 S/ w8 v
; u1 c1 x" s) ^
召开调查会是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毛泽东说:“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召开调查会最大的好处是简便易行。到一个地方,把了解情况的人召集在一起,大家七嘴八舌,很快就能了解到许多东西,很节省时间,又不很困难,调查者一般都乐于采用。如何开好调查会,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总结了自己长期调查实践的经验,提出了七个应注意的方面:: d. ?) E3 o+ }& \2 v
9 n4 }' l% V& c/ Z: o+ M7 X3 E
(1)调查会必须有民主气氛、讨论气氛,不同的看法充分发表。8 i) T2 |8 X+ x' N4 @
1 H: n7 t3 g3 a* f4 ]8 c: Q* H (2)要精心选择调查对象,找那些最熟悉情况的人,有一定表达能力的人,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可靠的东西。% \& G/ ?+ Q/ I9 B: t
8 u/ A; f+ B( N5 G9 j& j (3)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即够。一般情况下,要让每个参加调查会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 \& U9 U$ h. j) `- f! O6 r) u# O1 |! T
- }( k9 h9 _* B) Z (4)要把所要了解的东西列出一个提纲,最好提前通知到会的人,使被调查者有所准备,不致于所答非所问。6 [ \' p3 t! a4 b$ _. P3 e
2 a. f% n5 O0 R _/ @( W (5)调查者一定参加,不可委托他人。: _/ Q7 f O: R( |
5 Q* B; g% k, j7 C, H5 I (6)调查要深入,要有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
t8 c" Y6 A4 A2 W; `* j3 _1 Y0 q& C9 D- G8 W
(7)要自己做记录。必要时要提问一些问题。
4 I9 S# b7 K! k8 y ]* l5 P
- C) [- P9 _. ` Z 2.个别访问' C+ X- r) W3 U! d
6 Y* d' Z4 T6 A* F5 @/ K+ N
个别访问是由调查人员深入群众了解有关问题的调查方法。
1 C! T) N1 R4 w7 u8 a' e. z! N
9 u: u$ \, W) v7 C* G: E适宜于个别访问的情况:(1)调查内容涉及机密或隐私,不宜公开谈论的;(2)所要调查的问题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底细的;(3)被调查者有思想顾虑,不愿在公开场合说明真象或因故不能参加会的。以上情况可登门拜访,个别交谈。
/ p k7 `4 `0 I* q, z
) h- b" s0 }! b) S; ^% C 进行个别访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谈话前要对被调查者的阅历、身份、文化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情况,从侧面大致有个了解,以便于谈话沟通。二是谈话态度要真诚和蔼,平等待人,以心交心。三是谈话内容宜记则记,不宜记则不记;宜公开可公开,不宜公开则要注意保密。' A% ]" \4 [& N2 T
7 e- |. F* y2 ]& b1 F) E 3.现场观察3 V1 y- M" ]9 S: Q: [% k$ B: Q
" O( W& Q. B8 |
现场观察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直接接触、考察,从而获取调查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这种形式最直观、最丰富、最真切,给予调查者的印象也最深刻。
. A! R. I- q# Q' `# W; p N! v- Z- J& c
现场观察有时是走马观花。即使走马观花也比不走强。两方面作用:(1)感觉真实情况。 (2)增加感性认识。1 B+ k# Z8 {$ j. n r5 b$ `
4 ~2 g7 B' P. x2 |0 f
现场观察分几种形式:(1)有接待人员陪同的观察,边察边问边调查;(2)无接待人员陪伴的观察,这种办法容易了解真情况,(3)面上观察,到全省、全市、全县各地走走、看看,对全局情况有个大致了解;(4)定点长期观察。
% x$ P8 W7 V0 }$ J/ U
+ U; P' J7 H9 ]! @5 r/ R" P 4.问卷调查
" j; }) F, ]# K1 Q9 O8 M. U/ O
5 }: q# T5 {4 K 问卷调查是一种书面调查方法,调查者根据调查内容,制成问卷式的调查表,发给调查者填写,以收集有关情况。: w1 E; H. F! c
. B' N. f+ x% I+ ?" M+ Z* V3 } 问卷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开放式和封闭式。所谓开放式,是指问题对每一被问者是同一的,但被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作答,事先不列出任何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事先罗列若干个可能的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其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有时是相互结合的形式。1 e9 C& t# G& d$ [) S- Z
* t; x" W( O; Z$ w; n 问卷调查有许多优点:一是简便易行,根据调查需要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问卷表,广泛散发,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征求到许多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二是调查表可以含多种量度指标,便于定量分析。 制作调查问卷要注意:(1)提出的问题要通俗易懂,便于回答;(2)要便于问卷回收后资料的整理、分析。( c9 Z4 f* c( V* C
" @8 Q+ [# y4 u5 e 其它的调查的方法还有:
) z* o1 w6 _2 V! u# b
6 ^0 j3 W8 q5 ^4 q: L& q+ T& O 文献法(也叫历史法),即利用文献收集情况资料的方法。
9 `, Z4 e p! |3 n# S3 s7 V; i; I- t9 t' M5 N" q
统计调查,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原始资料的工作。, d7 d6 o+ c% q0 [4 S7 \
+ o; L6 L' c" c# D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被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全部总体某些标志数值的一种调查。5 R0 e# E8 v2 C
- r1 |/ x. p' @, z
: Q- X6 u; D1 ?2 V7 `& t- @( Z) {) _; ?% u s ~
第二部分 调查报告的写作7 t' w# \6 T0 j: E' D" Q( {8 A$ a
/ J$ F- e& ~1 p, N
一、调查报告的定义和特点
- J! A2 N) s7 `4 G* r/ d
! A! w* Q: L% u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书面报告。
$ t+ [7 A0 |& A- O/ j; I0 c" r) O& s' m E7 `
调查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和常见的几种文体的区别是:6 G3 P' `, W# W2 `5 j: [9 q
! u, ^, {4 @: g- C. x
与新闻消息相比,它不是简单地报导一件事情,可以用较多的篇幅交代事情的背景,分析前因后果,在叙述的基础上可以议论,可以阐明作者的认识和看法。. G) F5 g9 K8 c; Z! U' i( H2 j# j
% D8 w3 {$ b3 F7 E2 w q 与工作总结相比,工作总结一般要求全面地、全过程地反映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而调查报告则要求内容更集中、更深入、更具典型性,在形式上要用第三人称。& a( C/ O. R" \7 x* ^, e- z
% `6 I1 j, C. ]: x 与理论文章相比,理论文章是以说道理为主,调查报告要以叙述事为主,夹叙夹议,就事论理,它可以提供更多生动翔实的材料。
6 ~& U2 p1 ~. s H, W+ X
% J, W" e% Z1 x 与文艺作品相比,文艺作品一般是形象思维,可以情节虚构、艺术夸张,可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活动,这些写法在调查报告里是不允许的。调查报告主要是逻辑思维,要借助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论证,要实事求是,不允许有半点虚构和夸张,文字要精干简练,不需要过多的形容、比喻(但可以运用一点文字修饰手段)。8 R9 F) ]2 R: U- n% T' y. C
% q- O0 c! _2 [( v3 A& h5 ^9 y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1 Y% R8 \' Q) h* L( T3 N$ ~
, f) H* |0 B( z
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分,可将调查报告分为政策性、学术性、事物性三大类。按时间分,有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和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若按调查报告的内容分,可将调查报告分为综合的、专题的。若按反映的对象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3 j) i/ s" m5 u0 N5 j5 b$ J
3 K( n- ?' R% G8 | W 1.反映社会某一侧面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2 h" P: u0 Y$ ?
. M. a0 F3 o% Q' ]* f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要想有意义,就要抓住什么事不好办,领导正发愁不好办,大家都觉得不好办,你找一个成功的做法进行总结,就有意义了。- |) L+ S3 E8 A, u, D
) u! L1 w# j% ?$ d8 E3 P' W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 N/ V- A6 E7 g0 u6 q' v+ m! t L$ M* d1 x' S
4.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虽然是写历史情况,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政策性,有些是直接推动现行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直接为现行政策服务的。
9 t- z4 m+ J# B3 H" I: `* W# i* M/ ^7 y& j9 t
5.解决某一问题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针对性较强,往往抓住社会上某一方面的典型问题予以揭露,引起社会或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
) m7 P+ b- [/ `' C9 o1 L* x d7 u# y0 {) P
6.表现其它内容的调查报告。如案件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学习考察报告、学术性的调查报告等。: l8 @/ E7 [( b6 d6 K
5 a9 p7 o+ ], m5 N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写法
, F0 V& k$ T5 |4 {6 t2 H/ @3 z2 R
# j: m2 z/ V4 s B" H# q 调查报告在写法上大致分两大类。 $ @2 j. `' n3 B2 S# R8 |
- T0 I! t' o' t/ }, O: s
一是比较严肃的写法,其特点是标题、开头及全文都采取比较严谨、规范的公文式的写法,一般可用于大型的、或领导交办的调查报告; 一是比较灵活的写法,其特点是在标题、开头及全文都可采取比较灵活的构思、活泼的笔调,一般可用于小型的、个人选题的且题材又适应较生动的形式的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