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3 a: I( T/ O$ Z) O, s8 \
0 V W( h. e' b- R( }公文标题拟制的形式有几种?
& N+ D$ S% x* o# Z( e
% p/ w% i0 k5 h {0 l- T老秘观点:
9 a8 N0 ?) p2 h9 \, [: @; H& k+ h* c! C
9 N* n9 o/ P! g+ p8 s- z1 c) @) [. O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名称三个要素构成,通常称这种完整的公文标题为“标准式”的公文标题。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其发文机关是“国务院办公厅”,事由是“做好……有关工作”,文种名称为“通知”。就通常而论,在发文机关与事由之间要加介词“关于”,在事由与文种名称之间要加一个结构助词“的”。从语法结构上看,公文标题通常是由一个偏正词组成,以文种名称为中心词,前面加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作限制成分。凡是有红色版头的文件,由于版头中业已标明发文机关名称,故在标题中可以省略。除标准的公文标题外,按照惯例还可以有以下四种特殊形式:6 b9 A: D% D8 [/ k. C
一是由发文机关和文种名称,或由事由与文种名称两部分组成的公文标题,一般称此种标题为“双项式”标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向全国进军命令》。7 ?9 _5 z2 N3 r- T" j$ s
二是由发文机关、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的标题、文种名称三个要素组成的公文标题,一般称这种标题为“转文式”的标题。例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意见的通知》。: p6 O5 m7 m( L" O s# \
三是新闻式的公文标题,主要是简报、调查报告和讲话稿等文种有时使用。这类标题表现得很随意,文字比较活泼,有的只有一个标题,有的则有正副两个标题,其中正标题一般用来揭示正文的中心内容,副标题则用以说明反映的单位、时间、人物和事件。
2 k! T/ A9 R( q, \四是附加括号式的标题。即在标准式公文标题的下面正中位置处加一圆括号,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字样。这种标题主要适用于:经会议集体讨论通过,且无红色版头又无主送机关标识的决定、决议及条例、规定、制度、办法等法规性文件。例如《××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 @' v) e7 |4 T7 w*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