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与报告是公务活动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种公文,是公文写作的重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请示与报告常常张冠李戴,该用请示时用报告,要用报告时用请示,造成混淆串用。在日常工作中,凡有事需请求上级帮助解决,说“向上级打个报告”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笔者在办公室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区分请示与报告的经验,主要区别如下:% \) `, o8 C" ^2 [" w, X
- e/ D4 T" T0 o0 s% P( ]' M
& j$ X0 ^3 D' G: U# [
, G" N; H' d5 @+ T) |一、概念定义不同 9 _/ E* |1 ~$ k C9 Y: _' f5 \# Q, a, ^
9 z) X6 r, r1 h. H8 x
7 I3 }* }5 z R2 m: F4 G- |$ U# I4 v1 i/ o0 y W
根据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从请示与报告的概念定义可以看出,请示是下级在遇到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时请求上级给予指点,说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或下级为了搞好工作,打算进行某些活动和事项,而决定权又不在本单位,特拿出意见,报请上级给予批复;报告则多是下级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陈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表册资料或物品以及回答上级的询问。' A" {% |) k% i& q: H/ T
$ e: N' W9 [% [8 G 0 }! B3 h8 Z/ y* a( T
' o+ @8 b. d, s9 l! l9 C" E) g二、行文区别. i) \# j9 z: O1 @) i
' X$ M0 N4 k5 P/ F
& [/ g8 x6 u5 F
* B1 U% ~7 k+ W. S6 e请示与报告虽同为上行文,但在行文上却存在很大区别。: S4 [- V5 M8 h. k
0 {0 d! \6 I* R9 i% r7 W. d2 j; E(一)行文目的不同
& ]; ^ J4 l* h+ \: O
* y# v& E% b. F/ f请示是请求性公文,重在呈请,行文宗旨是希望得到上级机关的支持或批复;报告是陈述性公文,重在呈报,行文宗旨是下情上达,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7 e3 v+ W A" }+ t2 ~6 D
* @: `# N0 R/ T" ?3 o/ j
(二)行文作用不同1 e2 ?5 _# b* E9 K8 `- ^
) a# `. K9 T" D5 N) ~( U. ?; b8 s请示作为请求性公文,要求上级必须做出批复,体现了请示主旨的求答性与执行性的统一,这是请示所独有的;而报告只是陈述性公文,主要叙述事实,起备案作用,不需上级做出答复(呈转性报告除外)。! E* u& K. B3 m9 g
) {8 |2 K n1 t4 M0 } b' q- r
(三)行文时间不同) [: r9 e7 i! C8 C& p) T
, f* e( Z9 K! k5 L) ?! L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绝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比较灵活,尽量事前行文,但视情况需要也可事后报告或在事情进行过程中随时报告。
E. z' _$ U/ v! D% A5 Q5 R- b' ~, U- o& N! F
(四)主送机关不同
' z" S! Q" H9 k
& c- v% h0 Y- }请示必须坚持主送一个机关(受双得领导的机关可同时抄送另一个领导机关),因为多头请示易造成意见不一或互相推诿,从而延误时间,贻误工作。而报告一般应坚持一个主送机关,但根据需要可同时报送两个或多个主送机关。
- R9 s8 Z# |3 ?+ D1 K- ?! f t3 ^- Q2 b* |
(五)行文内容不同
" y) ?& k7 r3 O" W# {
+ T; X( [7 K$ D2 _2 Z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原则,文字简洁,内容单一,主题明确,以免使原来分属不同机关部门负责的若干事情混到一起,以便于上级批答处理;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的专题性报告,也可以视情况将若干有关联的事情综合在一起陈述,形成综合性报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请示之中可以包含原本属于报告的内容,作为背景或缘由而使请示事项获得一种充足支持;但在报告中则不可以包含任何属于请示的内容,以免领导忽视对所请示问题的处理,从而影响工作。* S4 H9 F9 j5 v5 D$ d1 V# D8 C4 n
- p# e, |* ]: F' @$ x3 u7 @
(六)正文的格式不同& P& h9 A) y/ P8 A. f; ~# F* i
0 _% E' ]8 t/ R& X1 [; C9 f
请示行文简单,开头写明请示理由,接着提出请示的具体事项和问题。对已决定拟办的事项则应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最后用谦恭恰当的期复性语句作结。报告的正文,特别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涉及面广,篇幅长,写法多采用总述与分述相结合。正文开头部分进行总述,概括说明诸如有关工作的背景、总评价等,然后在主体部分分述,将报告的内容分条列项一一加以具体说明。
3 V# O' a( ^ w$ N8 H3 S. k8 @
0 Q9 R$ c* `, v# n) J4 s(七)结束语不同8 U( `. C. x$ q- x/ y. D. P6 y
. O7 C/ h8 q7 m5 }
请示与报告都要在结尾处提出希望和要求,但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行文用语应恳切谦恭,一般用“当否,请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可否,请指示”等固定结语,且结语应单独成段;而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无需批准,无固定用语,常用的有“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结语,但绝不能使用类似“请批示、批准”等结语。
7 a& ]( z5 K) r* {- p5 y& I0 ~6 A t8 j% ?" r* `8 r; X) ~" D6 C
& J! N6 n! k7 ?. x" u: a& }* a$ L2 N
; L% o5 o9 _/ `' D4 s: L% [
三、归档处理不同" F0 f* x5 k# J$ h3 U
9 y2 l! U& H) B5 n6 x; A
$ }1 q$ Y/ w( ^4 h& U/ C2 a3 S6 g2 d F5 B% O# B+ y8 e
作为收文机关,请示应该归于“批办类”,供有关领导及时批阅、审查,给予回答;报告则应归于“传阅类”,相对于请示来说,有关领导可以先办紧要事,后看报告一类的公文,主要了解下情,不用回答。
2 b+ W2 R) P1 K S3 n
, h8 X$ o, f# a3 a( s! \7 K7 i' c作为发文机关,请示类文件归档时应尽量将上级机关的批复一并归档处理;报告类则无这种要求。* k$ ^ P& g( |, ]6 v
) P3 a( F" f% D( l# q
请示与报告不分,容易给上级机关正常的公文处理带来不变,还容易使上级机关错批、漏批文件,严重影响公文质量。我们应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正确行文,提高公文质量。
# q, o" J% _! s3 s1 I! h; w; m3 S: B- ~1 h1 Z" C$ [4 a; M
|